古人说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到了现今,小妖觉得人生四喜应如是:学业有所成,事业为所喜,良人是所爱,未来可所依。
一个人最幸福的事之一就是:从事的事业是自己喜欢的。
像小妖这样,喜欢茶,又从事与茶有关的工作,就是一种享受。
但在古代,有一位超级大boss,没有足够的幸运,未能从事自己所喜爱的事业,但他有权有势,平常的四大喜事根本不叫事儿,他觉得人生四喜应该是:喝茶,大家一起喝茶,不顾九五之尊为臣子泡茶,还要为茶写书。
01
他是北宋的第八任皇帝,他刚把皇位禅让给自己的儿子没多久,北宋就灭亡了……
他和蔡京、童贯、高俅玩得非常好,同时宋江、方腊这伙儿就是他在位时造的反……
他创立了书法“瘦金体”,还写了举世无双的《大观茶论》。
他是谁?
《水浒传》里的终极BOSS
宋徽宗赵佶(jí)。
宋徽宗赵佶,生于公元1082年,卒于公元1135年,在位时期公元1100年至公元1125年。
是宋神宗第十一子,北宋第八任皇帝。精通书画、音律、茶艺,擅长斗茶、分茶之道,提倡百姓普遍饮茶。
赵佶的出身不用多讲了,帝王家族,从小没挨过打没挨过骂,比没爹没妈还挨打的陆羽好很多。
养尊处优又没什么危机感,老爹宋神宗有他时才30岁出头,不过很不幸,神宗连40岁都没活到,而接替神宗即位的哥哥宋哲宗更是24岁就病逝了。
连续的大事件让18岁就即位的赵佶在“内有朝堂风云变幻、外有边境悍敌来袭”的境地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于是,研究书法、研究绘画、研究诗词,研究除了政治以外的所有东西成了他解脱烦恼的唯一途径,而他更是在茶道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至于政事,赵佶完全不care,全部交给了蔡京、童贯等这些佞臣手里。
02
事业不为所喜,是一件十分悲催的事。
这一点,李后主与宋徽宗肯定深有同感。
李煜是千古词帝,赵佶是书画茶三绝。两人本应该去北大清华当个教授,却稀里糊涂做了皇帝。让文艺青年来治理国家,注定凶多吉少。
但是说起来,宋徽宗作为一个皇帝虽然是当得糟糕至极、把朝政弄得腐朽黑暗,但作为艺术家却又堪称天才。
中国封建时代帝王们大多都喜欢喝茶,但要问哪一位帝王品茶水平最高、茶学知识最为深厚,一时半会也很难求证。
但是根据历史记载,御笔著茶书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宋徽宗赵佶。
7000字的《茶经》和洋洋万余字的《续茶经》,就其语言的精炼程度远远不及宋徽宗赵佶的《茶论》(又称之为《大观茶论》。
赵佶用不到3000字的篇幅对茶叶的地产、天时、采择、蒸压、鉴辨、罗碾、盏等都作了恰到好处的论述,而且见解非常独到。
03
根据《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看出宋朝茶的繁盛,究竟有多繁盛可以看我写的往期文章《生香熏袖,活火分茶》。
在当时,宋代的茶风、茶道盛行天下,开封是全世界茶文化的中心,茶叶经济约占当时财政收入的5%。宋代的饮茶文化更加深厚,且影响到日本、韩国等茶道的形成。
而宋茶成为国饮和宋代茶文化的繁盛,与宋徽宗赵佶密不可分。
据《宣和北苑贡茶录》记载,宋徽宗在位的时候,大力推崇百茶戏(即斗茶),使得宋代的斗茶之风极为盛行,制茶技术大为提升,贡茶品类也空前繁多,而宋代最名贵的茶是龙凤团茶(即是武夷岩茶的前身),出自福建建安。
赵佶喜茶……已经不止喜欢了,他是爱的深沉。他精于茶事、擅长茶艺,写了一本《茶论》,谈制茶之法与点茶真韵。
书中说:“饮茶有道,首先讲究色、香、味。”
单单来讲饮茶之道,他是第一流的玩家兼专家,可与陆羽、蔡襄并列,最能说出品茶的个中深蕴。身为皇帝,他可以品尝来自全国各地的贡茶,有条件审视各种名茶的品相与滋味,同时还参与实践,要求御茶苑制作精品茶团,大玩皇帝尊口的品位技艺。
04
在皇帝的带头下,饮茶在社会生活中所处地位的日益重要,宋代茶书的撰述也大大超过了唐人。
在“两宋”时期,先后有180多位诗人、词人用文章赞颂宋代贡茶,诗词达400篇。
宋代的贡茶记录着宋代人深耕茶史的足迹,记录着宋茶创造茶史的辉煌。
建茶入诗,比比皆是。
北宋文豪苏轼把佳茗和佳人联系在一起,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佳句,为人们所传诵。
陆游对建茶更是情有独钟,他入闽做茶官(也有可能是身不由己),就生活在建茶之地建州。“建溪官茶天下绝”的名句,出自于他的《建安雪》,他写了300多首茶诗,成为历代诗人中写茶最多的一位。
欧阳修在病中喜得建茶,品尝之余,遂作《和梅公仪尝建茶》。
“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这是梅尧臣的诗句,是说北苑“龙凤团茶”可以比得上”仙人掌茶”,也可以与“阳羡紫笋茶” 媲美。
可以说,宋徽宗赵佶成就了宋朝茶文化的鼎盛时期,不仅促进了茶行业的发展,还推进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但是,他政治上的无能也让北宋末年奸臣当道,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最终自己也落得成了亡国奴。
真是应了那句“锦绣多才茶中仙,只恨生在帝王家”!
欢迎关注【北纬28度】,了解更多岩茶、红茶知识!
本文内容为北纬28度原创,任何媒体转载请联系小编,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