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试茶较多,相关的文章会稍多一些。感觉在就多写点。)
一、
前两天我问梨花箐小伙,你明年有什么计划?他说,除了自己的寨子外,瞧着做点什么好卖的茶。
我说,还是先找个媳妇重要啊。
其实我不是开玩笑的。
他应该27岁左右了吧。年龄不大不小倒没关系。只是他那个高高的山上。现在很少有小姑娘愿意留在山上,更不要说嫁进去了。别说收快递了,发个快递都可能要摩托一个小时。
前年在邦东,女微型车司机说,他们那片,有些大山上的小媳妇微信聊着聊着,就跑了几个了。
大山上,有些不上进的大山的男人成天喝酒,借钱盖房子娶媳妇。这不是信息闭塞的年代,有男人甜言蜜语,这心就无法同甘共苦了。
在以前像倚邦大山里,曼松,易武一些远的这样的地方,找不到媳妇的也很多。
像那个曼松小伙,他哥45岁了去年才找到老婆。多亏这几年茶价好了。
2018年我去过他们家,
他说如果下雨的话他可能就不来接我了,
我想,这个小伙子真实在啊。
还好,四月是云南最干燥的季节。
后面才知道,那个路如果下雨他们就下不来了。
摩托车40来分钟才到他们家。
然后30多分钟后才到茶地。
一个在现在茶山都很少见的老土房子。
易武人现在家家都超大房子了。
他说,我是第一次来他们家的外地做茶客户。
我到时应该是2点左右,
看了茶地,确定了一些细节就下山,
下午5点左右说要回了。
他没客气说在山里住下。
我知道,当下的家庭环境让他不敢客气。
2019年春,也是到了他们寨子门口。确定了一些细节。就回了。
他妹妹已经嫁到昔归那边了。只有老父亲和亲戚帮他。
他去过新疆做过建筑,去过老曼峨建房子,布朗姑娘想让他上门。
妹子没在家了,需要有年轻人,回来临沧的大山上。
跟着勐库人学过一段时间做茶。做出的工艺很不错。
像他这样的情况不好弄。我们可以提很多意见。比如,跑一下茶叶市场,或是到村子下面大路边开个小茶店。
可是家里没有人帮他带他的时候,很难。他目前只能做好制作这个环节。
我问他,雨季干什么?去山上找红菇,雨季应该也能捡1万多块钱。
真正的有几个人会突破设定做点大事出来。
何况,他还年轻。不急。
我问他还有多少帐要清?他说28820元。
我支付宝给他转了28900元。他说多了。
我没再接话。泡起梨花箐来。
二、
再次喝到梨花箐的时候,是2019年12月26日下午4点30了。
中午是喝了一个没感觉的茶。
前天喝了易武天门山,昨天易武喝了蟒蛇箐。
其实我还是很怕前面的好茶的味觉会影响判断的,或者说是被前面的茶镇住了。
毕竟这些茶差不多价高了10几20多倍。
毕竟那些茶价很高。这个感觉是真实的。
依旧紧实的条,漂亮。这是最最美好的时候的茶。
第一泡,心里就放心了。
带有高山气韵的汤香就来了。
然后茶汤喉部出甜很快。
…..
3到4泡,汤中幽香加汤水淡香的梨花香感
5到6泡。有点似邦东昔归的兰香感。去年也有茶友说像昔归菌香感
…..
整体在涩处方面处理得很好。
茶汤中的汤蜜香感,让我想到了易武的蜜韵感。
我每喝一次用笔记录着一些细节。
这里的茶海拔很高,1600到1800。再往上不适合茶叶生长了。
在这样的高度下,我坚持认为,茶园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茶区的限制。
其它的就是瞧环境情况。
有一位做高端茶的茶人对我说,你其实可以只做名山高端茶的。可以省力一些。
我认可。但我目前真的没这样的经济和营销能力,
这,也不是我想要的。
有一些小寨子的茶虽然口感无法顶级。但有他们自己独特的那个点。那里也有一些真正需要我这样的小茶商,而不是融入大茶区的大货中。
三、
上面的部分讲故事为主。茶友说我整天讲故事。其实我讲出的部分很少。很多文字在电脑上放着放着就忘记了。
有时看着照的图片,真想写写那些人啊。可是自己又不想动啊。慢慢的也少了很多细腻的冲动。文章也基本写不出来了。或许花点时间找出那个地方的那个茶时可以找回那个感觉吧。
梨花箐的质量和故事无关。零售回购的在4月5月都比较多。
去年有回来整箱收购的。有一位台湾茶友回来收了两次,共15箱左右。
有位北京茶友的收了10箱。
因为对时间限制比较严格。只做了一个批次。
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