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邦"猫耳朵",倚邦在普洱茶圈子,不象易武、老班章、冰岛那样被人们常常提起。许多喝了多年普洱茶之人也没听说过倚邦也是正常,不知道的人以为倚邦是个不知名山头。
其实倚邦具有悠久的制茶历史,也是最早的普洱茶聚集交易所在地,早在明清时期就是贡茶主要产区。从明代约嘉靖年间至清光绪末年,倚邦土司几乎都主办“贡茶”。
在倚邦街东面约6000米,曼桂山村以西约3000米的“官坟梁子”和野象山北坡上,分别还有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的曹氏十六代土司墓遗址。遗址上刻有乾隆二年和乾隆四十二年,由清乾隆皇帝嘉奖曹当斋夫妇和曹秀夫妇而立下的《安人碑》和《贞节女牌坊碑》,详细记载着曹守备与曹千总的赫赫功绩,刻在上面的乾隆皇帝大印,印证了朝庭对曹氏莫大的信任与恩宠。
“官坟梁子”之南北方向300多米处所谓“旧衙门遗址”,那是守备和千总当年的驻军营地。此外,其四周山上到处都还有清乾隆年至咸丰年间的各种官冢、商家或儒家等身份者的古坟。

倚邦还有乾隆二年的《禁贩私茶碑》、道光二十八年的《按茶抽收茶银碑》、咸丰元年的“龙王井”《功德碑》、光绪二年的正顶刻有思茅同知大印、并且刻有“大清光绪二年”之落款的“福庇西南”大匾、光绪十四年间的《工价截止碑》,和民国九年“倚邦全体汉夷民众”为民国普思殖边第六行政分局勤政爱民的张瑞三局长立的《遗爱碑》。其中,《工价截止碑》所载的倚邦土司曹氏的官衔为“地方总理茶政兼管钱粮事务军功都阁府”,统管“五大茶山”,主管“贡茶”等茶政事务。那“福庇西南”大匾,凝结着曹氏土司认真征收“贡茶”,勤政管理“五大茶山”,造福于西南百姓的业绩。这些碑和匾共同记载着倚邦的部分官史及茶史之辉煌。
“猫耳朵”就是倚邦小叶种茶树的一种,并且为倚邦所独有,因其叶片细小圆滑,就像猫的耳朵一般,当地茶农给取了一个这幺形像的名字,故名“猫耳朵”。
猫耳朵,也算是其中之一种。猫耳朵是特指倚邦茶山的古树茶,因为叶小,芽尖不显而叶大,形似猫耳,所以,被世人称为猫耳朵。
猫耳朵也就是对夹叶,其他茶区的难以称为猫耳朵,是由于叶片太大,而不形似。对夹叶也被行内称为“不正常新梢”,是由于土壤、环境、水、肥供给不及时,迫使叶片无法张开,顶端的顶芽成为休止芽,由于生长不良,与正常的叶芽相比,内含的水浸出物、多酚类、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都要明显低于。
在计划经济传统的级别收购上,对夹叶多于50%,往往按照很低的级别收购,因而当时价格较低,茶农不会单独采摘,基本上是混在一起采了。
在整个古茶园中,猫耳朵都是单棵独立的存在,有时候一片茶园都找不到一株猫耳朵。因为叶片极小,采摘起来十分费劲,即使采摘下来也不压秤,几个人忙碌一天,可能也只能采到四五公斤鲜叶,整个倚邦茶区的猫耳朵可能也做不出50公斤毛茶。杀青的时候,在火候的把握上也要慎之又慎,一不留神就容易炒糊。因此真正的猫耳朵就显得非常珍贵。
这样一款茶,它的口感又如何呢?相对于大叶种茶树来说,猫耳朵的滋味淡一些,刺激性和涩感都不是很强,有收敛性,韵感稍窄,茶汤厚度一般,但涩感褪去后却满口生津,香气幽雅缥缈如兰香馥郁,其香甜感和鲜爽度都是其他大叶类茶叶所不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