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唐代有唐诗三百首,茶诗不一定有,但唐代有茶书,看透一本就已经很了不起。接下来给大家盘点一下唐代著名的几部茶书,看看你有没有读过。
唐代的茶书,最知名的莫过于茶圣陆羽写的《茶经》。陆羽这位史诗级的茶界大佬,年轻时出于对茶的执念,游历深山茶区,造访各地茶友,最终在浙江湖州苕溪撰写完了《茶经》。这部书共上中下三卷,分为“源、具、造、器、煮、饮、事、出、略、图”十章,从茶叶的起源到唐代各地名茶叶品质高地评价等,都进行了介绍。
随着这部书的问世,奠定了中国古典茶学的基本架构,创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茶学体系,称得上是古代的“茶叶百科全书”,它标志着传统茶学的形成,是划时代的茶学专著。后人也因此书将陆羽奉为了“茶圣”。
唐朝时期政治开明、思想解放、文化璀璨夺目,书法、诗歌等等方面都达到鼎盛时期,除了《茶经》以外还有其他茶书都值得拜读。
比如这第二本《煎茶水记》,这本书由唐代“三元”状元张又新撰写,主要叙述了茶汤品质和用水之间的关系,着重对各地的水进行品鉴,文中对他当时喝到的20种水进行评价。
张又新认为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惠山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等等。除此之外,他还提出如果当地的茶用当地的水煎,是不会不好喝的,并且茶汤品质不完全受水的影响,善烹、洁器也很重要。
第三本是由唐末五代毛文锡所著的《茶谱》,这也是一部重要的茶书。《茶谱》将陆羽《茶经-八之出》的内容再次梳理记载,对当时全国各地产茶地点、茶名、重量、制法、特点等等内容详细记录,显得尤为珍贵。
最后一本《十六汤品》,由唐末五代苏廙撰写。“汤”在古汉语中指的是热水、开水,在这本书中,苏廙对不同情况下的16种开水进行了评价。《十六汤品》对取火、候汤、点茶、注汤技要和禁忌作了形象生动的阐述,弥补了中国历史上取火候汤类茶书的空白,是点茶的经典代表之作。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茶文化发达、宗教兴盛,特别是陆羽《茶经》的问世,更是为唐代茶文化奠定了基础。读了这些茶书以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古代的茶文化自有一套体系,颇具时代特色。
最后送大家一句著名作家冰心说过的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为原创,转载须注明。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