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喝茶,用茶说话,同样山头的原料,仁易说茶找的茶在品饮价值,转化价值,收藏价值等综合评分上高于普洱茶市场的70%以上。
仁易说茶掌握了普洱茶的70%,是提供各种方案,让普洱茶水不深的,如果您认为我们说的合理,多多传播正确的知识,让更多的人知道,明白,了解普洱茶,让更多的人喝到可以越陈越香的普洱茶。
这几天普洱茶界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曾经著名的普洱茶界十大青年石昆牧引发了争议,连同醉南边一同被说了,普洱茶的风云变化,可谓一浪高过一浪,我也不知道哪个真哪个假,事情源于《明珠重光——石昆牧老师与“云南堂”7562》,邹家驹会长痛批石昆牧编造故事,以次充好,事情大致是这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相关报道。今天不是说这个重点,今天说的是本人遇到的一段经历。我很喜欢吴疆老师写的文章,很想与他亲自交流这款茶的来历,但由于只有两片,不足以说老茶的依据,经好友鼎力帮忙,取得事实依据,判定这款茶为假的。说茶说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有错不更正,当然我很想明白这款将近五十的来历。废话不多,上茶。
此款茶已经有30年以上了,只有两片
先来看看包装,拍照技术差了一些,但如果是媒体作者,专家,教授,茶协会要员,请带着随便哪款正宗的60---90年代的正品茶过来我们以茶会友,因为只有两片,我会拿出半片与您分享。
印刷的八中茶
按照30--50年以前的印刷包装,造假手段这么精致,那时候的人会这样做,也觉得是牛了,有人这么敢造次,天大的胆子了,看来我碰到的应该是精精仿了,但那时候多少人会做的这么精致?不会是偷偷印的中茶章吧?
茶底油亮,还是台地原料
再说说这款茶的参数,这款茶等级高,芽叶肥硕饱满精致,色泽乌黑润泽,香气陈香馥郁带梅子香,茶汤滑润顺厚,口感香气沉入汤中,无苦,微涩化得快,还带有生茶独有的风格与收敛性,回甘持久,有暖胃的感觉,而在口腔里茶汤有软,糯,滑感觉,水路表现上,这样的原料有这么细腻的口感可谓非常难得,这得益于他的用料等级高的缘故。
来张闪光灯,拍的难看了些
闪光灯下,更能看出这款茶的油亮,革质感,肥厚短小饱满,一览无余,同时也看出是老生茶的实质
茶汤油亮,稠厚有感觉粘杯么?
这款茶每次泡出的颜色基本宝石红,泡浓了酒红,淡了玛瑙红,可他的事实是生茶,如果你喝到你才会真正的明白。
这是一个很好的友人问吴老师的答复
整个泡茶过程,100度,润茶,然后进入正常泡茶阶段,有3壶水左右,喝的忘记了,这样的耐泡度不是古树已经难得了。如果你有老茶,一同带来分享吧
茶是喝的,即使是包装对,喝的老茶也可能是假的,也可能因存储不好,而导致不能喝。我们曾经说普洱茶出现熟茶的原因之一是为了快速到老茶的关系,因此做了熟茶,现在的老茶入口酸,回味涩,苦,化不掉的居多,这算标准么?老茶曾经一直公认的我记得好的是我说的甜润滑,还有老生茶的特点。
犯错了不要紧,改正就好,我不怕大家笑话,但不符合历史依据就不对了,因此去问了个究竟,可之后关于包装为什么这么正规,叶底这样油亮饱满等等没再问,毕竟吴老师也不是生人都可以加的,真的很遗憾,我喜欢普洱茶,喜欢普洱茶文化,喜欢普洱茶的真相,更喜欢喝普洱茶,新茶的美味,中期茶的饱满浑厚,老茶的柔顺稳重,是用嘴喝出来的,不是看包装,这也是大师们挂在嘴里的。如果你认真了,有诚意,记得带着茶来找我,我没有故事,只有茶,一个地道的茶。而你付诸于行动的结果就是,你我都会求证得到一个更实际的普洱茶事实。
说茶源于这句话而去做的
我特别喜欢这款茶,不知道等老了,这款台地是不是真的是碳化的样子,我在上海,条件是自然仓存放。对于这款茶的真假而言,就算是假的我也喜欢,因为他能说明传说中很多老茶的历史事实。
1,有陈香,这是大家传说的,但如果假的有陈香,真的老茶没有,那谁真谁假?
2,这款茶的耐泡度可以说明了台地茶芽头也是耐泡的。如果说这款茶是假的,那么他证明了网络传说中芽头新茶台地,中期茶,不耐泡并不一定是真的,也间接证明了,好茶不怕闷的事实依据是正确的,但肯定闷不过古树,而这样的台地必须符合天时地利人和做。如果认真的,您可以带着您的老茶找我。如果你觉得是省外茶,那么请你注明哪个省外茶这样的水温,芽头是耐泡的,并带着这样的叶底来找我,感恩大家交流与帮忙。
3,他能说明生茶还是生茶,只是汤色变了。至于什么时候变成熟茶,我也不知道,但是能证明生茶存放很久只是老生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