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茶如做人,永葆茶匠之心
武宁,藏于江西西北边陲的山水之间,山接湘楚,水通吴越,古称“吴头楚尾”。水环,山绕,武宁人亲山近水,也养成了嗜茶、好茶的习性。从唐宋时期就有“绿丛遍乡野、户户有茶香”的记载。历史上,武宁是宁红茶三大主产区之一,如在民国四年,武宁茶庄三十余家出产红茶三万余箱,花香万余担,每担售价白银二十两上下,繁盛的茶叶交易还催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宁打鼓歌”和江西省四大地方采茶戏之一的“武宁采茶戏”的兴起,这两项艺术瑰宝充分证明了武宁县茶文化丰厚的历史内涵和传承。
从武宁县城往南走,不到十公里的地方,藏着一个具有61年历史的国营茶场——武宁茶场。
茶树茂盛生长,苗木郁郁葱葱,房屋错落有致,茶香弥漫空中……走进茶场,举目望去,4000余亩茶园生机盎然,一派迷人的茶乡风情。这个老茶场,似一位饱经风霜却又质朴温和的老者,正微笑地看着周遭的事物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武宁茶场,在老一辈茶人心目中占有无可撼动的地位,而对正在茁壮成长的新一代茶人来说,也是一个值得追忆的地方。
杨忠寿(右)接受赣茶融媒体专访
在武宁茶厂的接待室,我们见到了与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原武宁茶场老厂长杨忠寿师傅。他亲自为我们煮水、温杯、泡茶、倒茶,手法异常熟练,功夫老道。端起茶杯,轻轻啜一小口红茶,浸在口中,细细品味,其香气沁入肺腑。
“我于1973年毕业于婺源茶校,是婺源茶校的第一批学员。1975年正式进入武宁茶场。那一年,正好是武宁茶场开始自己精制加工茶叶,而在此之前,都是在这里初加工,制作成毛茶,然后送到修水茶厂去进行精制。我当时就被安排在精制加工车间工作。”岁月悠悠,茶里春秋,回想起年轻时代,杨忠寿记忆犹新。
制茶的每一道工序都藏着茶人的深厚功力,些微的差异都会让茶香汤味迥然不同。在加工车间一待就是三年,因表现突出,杨忠寿于1978年开始负责整个茶场的技术统筹工作,从茶树种植、管理、茶叶制作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把控。“我每年会深入国内各个产茶区学习,如湖北、安徽以及四川雅安等茶叶产区,在当地了解茶树生长状态、土壤结构和气候环境,与其他制茶师傅们交流经验,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制茶技艺。”都说,生命的快乐是能量的尽情释放,听着杨师傅的讲述,感知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样纯粹,那般执著。可以说,他为武宁茶场的辉煌默默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全部心血。
“武宁茶场的茶树品种主要为宁州群体种,在茶场的精心管理下,茶园规模和生长状况都是首屈一指的。在生产设备方面,也很齐全,可以满足茗茶、绿茶、燕青、炒茶、烘青、红茶、乌龙茶等多品类、多工序的需求。我们茶场生产的白鹤羽茗茶曾荣获江西省银奖,红茶获农业部铜奖以及全国茶叶百强企业称号。这些年,我们也培育了一些新品种,如这款紫茶,芽叶呈现紫色,茶因其独特的颜色和丰富的花青素含量,而出类拔萃,未来的市场潜力很大。”退休后的杨忠寿也不闲着,除了经常有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也会受邀去一些茶厂进行技术指导,偶尔利用闲暇时间培育茶叶新品种,总之,茶已成为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一走到生产车间,闻到茶叶清香,人就特别精神,感觉精力充沛。”他说。直到今天,他仍然习惯在茶叶加工期间,到车间亲自把控茶叶生产情况。
武宁茶场
紫茶
“光绪年间,宁红茶出口量是30万箱,而武宁产的茶就占到了18%。武宁山多,其中幕阜山、九岭山脉均有大量百年以上树龄的野生茶树,目前发现的野茶面积在4万亩左右。就我亲眼所见,有些茶树的直径达到18公分,这估计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长成。这些野生茶茶气充沛,养分充足,天然无污染。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武宁茶悠久的历史。”杨忠寿表示,江西省是我国野生茶树资源非常丰富的区域之一,武宁野生茶资源尤甚。
“山中有神韵,修河茶飘香”,武宁的地理风貌呈现两山夹一水之势,幕阜山、九岭山绵亘千里,修河水绵延不绝,并汇聚成烟波浩淼的庐山西海。山高水密的武宁,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厚的野生茶资源。经过努力,武宁县向国家产品认证监督委员会成功申报将野生茶从茶叶中单列为一个品种。
野生茶以其原生态、无污染、无农残、营养丰富而深受业界和消费者认可,俨然已成为我国六大品类茶的高端名片。“茶叶,其实没那么神秘,无非达到两点就是好茶,一是原料好,二是零农残。武宁野生茶恰恰满足了这两点,再加上传统的制茶工艺,这杯茶,就是好茶。”杨忠寿笑着向我们表示。
“先要做好人,才能做好茶。做人要讲诚信,在生产质量上不弄虚作假,踏踏实实,才能把茶叶做好。”杨忠寿几乎对每一位前来求教的人都说过这句话。
杨忠寿自少时就涉足于茶,至今已近五十余载,对茶始终如一。他除了是资深的茶人,更是一位好导师,他将茶叶的种植技术、初制技术、精制技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无私向爱茶之人传授,培养了许多有志之士。他更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传承与发扬”的时代使命,恪守匠心精神,用心做好每一泡茶。
人生如茶,一生需得经过沉浮方显精彩!
文:江轶群
图/视频: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