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在《茶经》中记载“山南,以峡州上,襄州,荆州次,衡州下……”,其中把峡州茶叶列为山南茶区之首,说的就是宜昌产茶区。
优质茶区产好茶,宜昌宜都宜红茶。现在的宜红作为一个区域公共品牌,已成为宜昌、恩施主要土特产品之一,产量约占湖北省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而且,宜红茶是湖北唯一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产品的茶品牌。
宜红茶的前世今生
宜红茶并不是茶界“小鲜肉”,早在上个世纪就打下一番天地,实属经历风雨的“老前辈”。
180多年前,广东商人钧大福来到宜昌,见茶树遍山,茶芽青嫩,正是制作优质红茶的上好原料。于是,他就地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技艺,收购精制红茶,拉开了鄂西红茶百年兴盛的序幕。
1951年,苏联在宜红茶的原产区宜都援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专业的宜红茶茶厂——宜都茶厂,最早开始宜红茶的精深加工与销售工作。1886年前后,宜红茶每年的输出量都占全国红茶出口总额的80%。1951年,宜都茶厂成为全国最大的宜红茶生产企业。
1960年以后,原苏联对华贸易减少,后建的精制茶厂纷纷转产停办,只有宜都茶厂一家还在困难中艰守,生产宜红茶未间断,1998年宜都茶厂改制为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
传统宜红茶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分初制和精制两大过程。宜红茶因初、精制颇费工夫,所以又叫宜红工夫茶,简称宜红工夫或宜红。
后来宜红茶的初制实现了机械化,建造了一条国内最早、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茶叶生产线,且现在还能正常生产,是我国罕见的茶叶活态工业遗产。
近70年后,现存的宜红生产线,还有风选机、平圆筛、干燥机等11台(套)旧设备。
以“技艺”传承“记忆”
曾有百年历史的宜红茶,作为驰名中外的茶叶品牌,想要在岁月的洪流中不被淘汰,就要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学习先进制茶技术,与时俱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走出一条以“技艺”传承“记忆”的促农增收,促产增效之路。
宜昌市农业农村局在五峰组织“宜昌宜红加工技术大比武”,吸引了来自宜昌各县市区的20名制茶高手参加,每位选手都需要完成100斤鲜叶机械制作、5斤鲜叶手工制作。该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承发扬传统的制茶技艺,让宜红茶香飘万里。
目前,茶叶产品的监管也在增强,坚决杜绝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添加其他物品,通过联合执法、行业自律、农产品质量追溯等措施,来维护茶叶品牌现有形象。
“一步难一步佳”是宜红茶多年来发展历程最确切的写照,中途坎坷异常,幸而有一批茶人的坚守和努力改进,才能守住宜红茶,守得云开见月,守得扬名天下!
文章来源:羿境小茶铺,宜昌发布,宜都雑譚
图片来源:羿境小茶铺,宜昌发布,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