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庄生晓梦
普洱茶的“烟味”,也有人称“烟香”,这是一种让人欢喜让人忧的味道。迷恋者视之为普洱茶最具魅力的气息之一,目前“烟香”茶成为珠三角地区的“潮流前线”,很多茶友都对烟香情有独钟。
在芳村喝茶,基本言必谈“烟香”,只要带有“烟香”的普洱茶,尤其是中期茶,一定有市场,而且价格会更高。很多时候“流行”是没有道理的,就像现代人把减肥作为终生事业,在唐朝的时候却是以胖为美,你能怎么说呢?
关于普洱茶的“烟香”从何而来,业界有几种说法,但目前还没有定论:
说法一:加工过程吸入说
这是早期的说法,过去茶农制茶设备简陋,没有专业晒篷,在杀青和晾晒的过程中,茶叶都很容易吸入柴火的烟味。这一说法很容易让人接受,而且普洱茶喝的不就是个原生态吗?这茶里的烟火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炊烟袅袅的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的原生态生活场景。
实事却是,普洱茶产业发展至今,大部分茶农都已经脱贫,早已摆脱了过去简陋的制茶环境,很多大厂都有自己专业的初制所,生活区与生产区分开,已经是初制环节的标配了。可是现在生产的茶叶,一部分还是会有烟香味,这又如何解释呢?
说法二:陈化产生说
也有人认为,普洱茶的烟香来自于陈化过程中,茶叶中的多种内含物质与空气接触发生转化后,生成的独特香气,尤其是在干仓存储的环境中。
一些茶友发现,有些生茶在新茶阶段晒青气足,太阳味浓郁,并无烟味,但陈化3-4年后,会产生烟香,而且这种烟香有别于柴火的烟味,是一种很自然的香气。同时会带有阶段性的出现和消失的特点,比如这几个月茶品出现烟香,但半年后再喝又没有了,到明年烟香又会出现。
随着时间的转化,普洱茶中的烟味有可能会变成一种独特的口感,或有跳跃感,或有层次感等。就像是有生命一样,这也是普洱茶好玩有趣的地方。你根本不知道你存下来的茶叶会变成什么样子,也许这个时候你不喜欢,当有一天你打开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惊喜呈现。
说法三:独特产区说
还有一种说法,勐海布朗山系的普洱茶带烟香的比例较高。一些资深茶友经过大量的品饮对比后,发现很多茶在新茶阶段是没有烟香的,尤其是勐海地区的茶,但是经过三五年的干仓陈化,就会转出一定的烟香,这种香未必与原料吸入烟味有直接关系,也许只是某种与烟香类似的独特的芳香物质,只是我们还未知罢了。而且这种香气是溶于水的。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很多也是在实践中被多次印证过的。
其实,“烟香”有点像榴莲,爱者爱,恨者恨。而“爱上”可以有一千个理由,“不爱”一个理由就够了。所以,那些爱烟香的茶友们给出的理由也是多种多样的。
茶友甲:“烟香”是一种让人很容易记住的味道。
这个理由绝对简单粗暴,但是又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对很多不太懂茶的人来说,别人说烟味茶好,他记住了,比如“白菜”“孔雀”都是带烟味的茶,也算是这两批茶引领了烟香的潮流吧,当他们再次遇到烟味茶,就很容易判断这个是“好茶”。
茶友乙:“烟香”代表了普洱茶的传统工艺。
大部分茶友还是相信普洱茶的烟香来源是制茶过程中吸入的杂味,比如手工杀青过程中吸入的柴火烟,或者干燥过程中吸入的农家火塘里的烟味。正是这些烟味,代表了这些普洱茶是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制成的。对烟香的喜爱,源自人们内心对原始、生态、自然的向往。
茶友丙:香港茶商追“烟香”是为了追“厚”。
经常与香港茶商打交道的茶友,会发现香港茶商选茶的标准,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厚”,他们认为只有茶质厚的茶,在后期转化中才有很好的表现。后来香港茶人发现,带有烟味的茶更“厚”,而这种茶大多是老百姓采的古树茶,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制成的。因为茶农家里设备简陋,难免在制作过程中吸入烟味。香港人没见过茶树也没见过怎么做茶,只是觉得这种带烟味的茶质更“厚”,于是就追这类带烟味的茶,而带来“厚”的实际上是古树茶和传统工艺。实践也表明带烟香的茶,在后期转化过程中容易转出所谓的“樟香”来。
普洱茶的烟香,依然还是谜一样的存在。
“白雀”普洱茶
是一款经过二次品牌、二次包装的中期茶
原料区域主要来自云南勐海布朗山系
“烟香”是它最独特的味觉识别符号
香气明显,滋味浓郁,“实味”不飘忽
作为一款陈化14年左右的中期茶
白雀转化到位、汤深性暖
酽香彰显,苦涩渐消
既符合当下消耗,也能继续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