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的话曾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短短的7字精辟道出国人生活之本。
但在这七件事中,在悠悠历史中可以成为道的只有一种,那就是茶,历史中老祖宗些了很多古茶籍,为我们留下了很宝贵的品茶读鉴。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古茶籍。
这么书相信一直关注昆仑说茶的茶虫们不会陌生,它是一部关于茶叶生产的历史、源流、现状、生产技术和饮茶技艺,茶道原理的综合性著作,也是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也是陆羽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十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和结构有: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饮;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图。
《茶经》共三卷十篇,“一之源”考证茶的起源及性状。“二之具”记载采制茶工具;“三之造”记述茶叶种类和采制方法;“四之器”记载煮茶、饮茶的器皿;“五之煮”记载烹茶法及水质品位;“六之饮”记载饮茶风俗和品茶法;“七之事”汇辑有关茶叶的掌故及药效;“八之出”列举茶叶产地及所产茶叶的优劣;“九之略”指茶器的使用可因条件而异,不必拘泥;“十之图”指将采茶、加工、饮茶的全过程绘在绢素上,悬于茶室,使得品茶时可以亲眼领略茶经之始终。
《茶经》反映出当时茶叶的采摘、制作、鉴定、分级及烹煮、饮用等都积累了丰富经验。表明唐代茶叶生产已比较发达,饮茶之风盛行。
《煎茶水记》是一本现存最早的关于专门论水评泉的著作,在陆羽《茶经》的五之煮的基础上进行了延展发挥,此书把适于烹茶的水进行更为全面的剖析,全书仅约900字,列出当时唐代宜茶用水20处之多。
这本书是黄儒在读《茶经》时察觉到了陆羽的疏忽,有感而发于是特别写下了品茶时应对茶叶有所鉴别。
作者对于茶叶采制不当对品质的影响及如何鉴别审评茶的品质,提出了十种说法:一说采造过时,则茶汤色泽不鲜白,水脚微红,及时制制的佳品茶汤色鲜白。二说白合盗叶,茶叶中掺入了鳞片、鱼叶而使茶味涩谈。
三说入杂,讲如何鉴别渗入的其它叶片。四说蒸不熟。五说过熟。六说焦釜。七说压黄。八说渍膏。九说伤焙。四至九说叙述适时采制的重要性及制作饼茶不当时出现的弊病和如何审评鉴别。
十说辨,谈壑源、沙溪两块茶园,其地相比虽只隔一岭,相距无数里,但茶叶品质相差很大,说明自然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后指出芽细如麦,鳞片未开,阳山砂地之茶为佳品。本书细究茶叶采制得失对品质的影响,提出对茶叶欣赏鉴别的标准,对审评茶叶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大观茶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部由皇帝所著的茶专论。
全书共二十篇,对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斗茶风尚等均有详细记述。其中“点茶”一篇,见解精辟,论述深刻。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的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的发展状况,也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对于这位爱茶的皇帝来说,不论他的治国能力如何,但为茶道的传承留下珍贵的文献资料,极大推动了中华茶道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茶录》也是因作者有感而发于陆羽的《茶经》“不第建安之品”而特地向皇帝推荐了北苑贡茶的作品,是宋代重要的茶学专著。
蔡襄手书《茶录》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本
全书分为两篇。上篇论茶,分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侯茶、熁盏、点茶十目,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器,分茶焙、茶笼、砧椎、茶铃、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九目。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蔡襄也因创制小团茶闻名于世。目前,蔡襄《茶录》有英、法译本。
陆羽在《茶经》中把饮茶器具称为“茶器”,而将采制茶叶用的器具称为“茶具”这种称呼一直沿袭到北宋。到了南宋,审安老人(其真名董真卿)于咸谆五年(公元1269年)撰写《茶具图贊》时才将饮茶品具改称为“茶具”,沿用至今。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茶具图谱。
有意思的是这本古茶籍一具一图一赞语,又以拟人手法给每一种茶具假以宋代官名和职责,暗喻这些官员(茶具)都要替皇帝(品茗者)服务,将茶的物质性与文化内涵巧妙结合,整本书读之妙趣横生。
作者苏廙虽无史料具体记载,但却是史上著名的候汤大家,更是当时的点茶大家。
作为点茶道的代表之作,对茶的煮法加以分析衍释成十六种,将口沸程度分成三种,注法缓急则分三种,茶器种类不同分为五种,依薪炭燃料亦可分为五种,共计十六汤品。其约作于唐末五代,至迟也应作于宋初,其对茶艺、茶道及茶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十六汤品》和《煎茶水记》可以算是茶书中的冷门书。
元明时,由于淘汱固型茶,水与汤的神秘性既破除,所以便被一并束诸高阁,但其在茶艺、茶道及中华茶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煎茶七类》徐渭卷
该书作者一直存有争议,有人认为是卢仝,也有人认为是《茶寮记》的作者陆树声,甚至认为是其他人所写。
全书250字左右,分为人品、品泉、煎点、尝茶、茶候(《徐文长佚草》本作“茶宜”)、茶侣、茶勋七则。
著名书法家徐渭曾用多种书法体抄录该书,现存留下草书、行书的书体各一。
《续茶经》是清代最大的一部茶书。
值得一提的是陆廷灿在茶区为官,擅长茶事,并对采茶、蒸茶、试汤、候火,以及唐宋后清以前茶文化的发展变迁颇有研究和心得。
这本茶籍约十万字,是从唐代至清代之间对《茶经》作出最完整补充的茶书,内容则是《茶经》的10倍。
它延续了《茶经》的风格,因此被称之为《续茶经》。
中国古人留下的茶经古籍,不仅教我们如何饮茶品茶,还为我们揭示了饮茶的养生之道。
/益思悦志/
唐陆羽撰《茶经》称茶能“悦志”;
五代蜀毛文锡撰《茶谱》中称茶能“益思”;
元忽思慧撰的《饮膳正要》中称能“清神”;
明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使人神思爽”;
清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清心神”。
此外,还有茶能“破孤闷”、“通仙灵”。总之,饮茶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明目清心/
宋虞载撰的《古今合壁事类外集》称茶能“理头痛”;
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称茶能“祛头风”;
明吴瑞撰的《日用本草》称茶能“止头痛”;
清.王好古的《汤液本草》称茶能“清头目”;
清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头目不清”。
此外,还有称茶能治“脑痛”“治头痛”的。古籍中专门讲茶能明目的很多,《茶经》称茶能治“目涩”;《本草拾遗》称茶能“明目”。
/提神驱睡/
唐苏敬撰的《新修本草》,清张路撰的《本草逢源》以及《桐君录》,分别称茶能“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
《本草拾遗》《茶谱》分别称茶能“少睡”、“睡少”和“不睡”;明李士材撰《本草图解》称茶能“醒睡眠”;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醒睡”。
/消食和胃/
唐孟诜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下气”;
宋虞载撰的《古今合壁事类外集》、明缪希雍撰的《本草经疏》和王圻撰的《三才图会》分别称茶能“消食”、“消宿食”、“消饮食”;
清代黄宫锈撰的《本草求真》介绍“茶能治食积不化”还有“去滞不化”的功效等等。
/去腻刮油/
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去人脂”;
苏轼撰的《东坡杂记》称茶能“去腻”;
曹慈山撰《老老恒言》称茶能“解肥浓”;
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解油腻,牛羊毒”。
此外,还有称茶能“久食令人瘦”等。
/清热解毒/
孟诜撰的《食疗本草》、张路撰的《本经逢源》分别称茶能“去热”和“降火”;
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破热气,除瘴气”;
宋土瀛撰的《仁斋直指方》,陈乘撰的《本草别说》称茶能“消暑”;
黄宫锈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清执解毒”;
刘献庭的《广阳杂记》称茶能“除胃热之病”。
宋代以前茶书的保存,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雕版事业尚未展开,图书主要仰赖钞写,流传不易。因此茶书这类非关经国大业,无益民生日用,比较冷门的谱录著作,自是容易流失。
我们今天能读到的古茶书,一定是经过世世代代保护与巧合才流传下来,这些宝贵的品茶读鉴,应该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