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说易武茶不同的工艺。易武茶,大家普遍反映的问题是茶汤淡,滋味不足,又有人说了,易武茶越放越浓。无论哪种说法,我个人觉得都需要用实践去检验,所以,今年的春天,我做了如下的对比实验。
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按标准采摘一芽两叶,跟易武传统采摘方法对比;
第二个实验,制作了紧条茶,是想弄明白紧条和泡条对易武茶口感的影响。先有实验结果,然后再分析原因,这个是我们基本的方法。
第一个实验的结果:在其他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采摘嫩的茶,口感不如传统采摘方法的茶;
第二个实验的结果:紧条茶在新茶阶段口感优于传统的手工茶。由这些结论,我们再来分析易武茶味道为什么会越来越浓,似乎可以找到一些条理。
推论
推论一 ,嫩茶口感确实是偏薄,这个可能跟采摘非常频繁有关系;
推论二 ,综合下来,易武茶的总体内含物质并不会落后于其他茶区的茶,这个从紧条茶口感浓郁可以推导。
推论三 ,紧条茶在新茶阶段或者一定时期内,转化快于泡条茶,因为揉捻较为充分,茶汁淅出,容易氧化。
易武茶的传统制作方法,都偏于采摘较老,杀青揉捻偏轻,导致了新茶阶段口感较淡,不容易出味道。而长期存放的基础,在于内含物质经过足够时间的陈化(其中有部分属于氧化),后期溶解性加强,口感变得浓厚。
原料 杀青 揉捻之后,当然要做紧压茶了。如果原料放一段时间再做,可能外观会难看一些,但青味会褪去不少,口感会更浓醇一些。我们也同样试过,把黄片挑拣得很干净了,毛茶没有黄片了,但是压制完,阴干,看起来茶饼一样会很黄。
相对来说,对于布朗茶区,由于苦较重,人们会比较敏感。很多人认为苦重等于内质丰富,所以在加工工艺上,肯定会有不同。面对同样的布朗山鲜叶,你会有两种考虑。一种是揉捻较重,让苦较重,这样的茶,我听一个台湾以及大马的同行说,容易出所谓的花香,而且出得很快。而做成泡条的茶,则青味会比较明显。
易武茶,目前没有做紧条茶的,可能跟采摘方式有关。大家看到的易武茶,第三个叶子,如果揉得较紧的话,出来的结果基本上是黄片,而在较轻的揉捻下,晒干显示为墨绿色。因此,即便从经济效益的结果来分析,做泡条茶也是有道理的,黄片比例就少了很多。
作为制作普洱茶的常识,在发酵熟茶的时候,用泡条茶发酵,损耗将达到大约30%,紧条茶则在16%之内。不光如此,泡条茶发酵熟茶的结果,是你很难得到完整的条索,茶显得很碎,碎茶比例超高。这也是我们直接观察外观,大致判别一个熟茶是否古树料的依据之一。因为目前,除了定制,很少见过古树茶做成紧条茶的。如果是自己去收料做的茶,不是规定好了去订做,从茶农手里收,古树茶无一例外是泡条茶。古树做熟茶,用夏茶做,也不全是天方夜谭,但总体来说,损耗很大,要非常谨慎。
存放来说,紧条会较容易出味,所以在短期内来说,滋味较为浓厚,而以易武茶来说,属于后发制人的,所以前期基本没什么好的表现。
来源:普洱茶吧论坛 作者:大滇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