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时当然想过,在茶山喝一个茶或是每一天记录一下的,结果,什么也没记下。
每天纠结在路上和茶价这样的俗事中,什么情怀的感觉,完全没有了,
最近,每天其实喝不少的茶,虽然不一定写成文章,但大部分也还是记在了本子上。
我可能需要倒着回去找前面喝过的,值得写的一些茶记录一下,以茶之名,回忆和强化一些感受。
小学老师总强调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不过,手机上照的产品的泡茶图片,可能是真分不出哪个茶是哪个了。
喝一个布朗山,本是前几天准备要喝的,从箱子中取出来放了三天,总感觉和原来的有明显不同,更有感觉了。
很多茶,有时感觉被其它茶淹没了,有时又突然间来了感觉。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应该是不同的时间,不同状态下,多试几次。
有强迫症,怕弄错了,十分钟后又重新从箱子里再取出来现泡,再泡,确实 是那个风格。
今天又到了一些布朗,其实是和前面有批一样的,只是这边放不下,先让他发了一半过来,这几天,后面的让他发过来。
还是喝一下,确认一下。
短短的时间24小时内,这茶就喝了三次。
弄得自己也感觉累。
但,这是工作吧,虽然不是太贵的茶,但需要从我这边的环节控制不能出错。
这几年,我们认为,自已的布朗山还是很有诚意的,也有很多进步,每个产品能卖不能卖,我都不用心慌。
做布朗山,从多年前的,做天下最牛的茶,改成了行走在一条卑微的做茶路线中,土豪茶做不动,便宜茶又不想做。
但,还是选择相信自已,品质上还是有自己的一条标准在里面。
很多布朗山的茶,其实有布朗之名,但并无布朗之风。
具体如何表达?就是有一定海拔,苦涩处理得好的,
一位茶友来问布朗山茶,苦涩处理好,推荐了班章精品和布朗山蟒蛇山,但他感觉贵,
价格还要便宜,我推荐了荒野班章,我大约说,认真喝布朗的话,再下就没必要了。
他又问香不香,其实春茶哪有不香的,只是每个茶区的表达方式有不同,
我说一般喜欢苦重的,香这个事可能在意,但不会太强调。
他说,他买的100多一单斤的勐宋,苦涩香都好,这肯定也会的,因为勐宋茶也能表达这些。
可能还是感觉我卖得高了吧。
我大约再说了一下,布朗系和勐宋的苦涩的是不同风格的,需要他自己去总结这些方面的优先级别也好,或是再综合各方面的情况也好。
他没说话,我也没继续。
一般面对这样的认真的茶友,不好再说多,说多了,他会认为我另有所图。
面对这样的茶友,其实不用表达太多,他们有自己的观点,有时,让我介绍一下,但我介绍A,他可能会买B,这没什么。反正,每一个价格和品质对得上就好。
很多茶,本来制茶时又已考虑很多,销售时试图讨好所有人的味觉会让自已累得不行。
这个不用怀疑我们的感觉,十年客服,知道大部分普洱者爱好者可能会想什么。
结果:没有成交,其实这样反而是我想要的结果。可能很多茶友并不能理解我为什么想要这样的结果。
今年,在布朗山,迷惘了一些时间,是想收的茶区,价格有涨了不少。
这里肯定有茶友说,源头控制什么的,别闹,搞那么累干什么,人家土豪大厂都不搞,没必要想太远的事。
价格高起来的原因,就是主打老班章的茶厂在这里收,他们也没想着去控制源头什么的,后面的土地啊产权什么的太复杂了,目前的方式对企业其实是最好的方式。
山是别人的山,人是别人的人,我们不是英雄。
我也曾经想过去茶山包些好的茶地,改良生态,种植方式什么的,但,我怕种上几年,老婆小孩都跑了。
其实,不要轻易学别人,很多品牌或是做茶人,进入这行前,就已有一定体量的资金了。他们有资金,也有比我们更远的眼光。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哪有什么,因为说喜欢茶,所以成功的真实事件。
布朗,不想做得太复杂,会延续去年的班章荒野,班章青沱,能喝懂这些茶,也基本对布朗山有大半个了解了。包括新上架的坝卡龙,都是体感比较厚重的典型风味。
原谅我吧,还是打了班章的擦边球。
去拿一些太小的寨子当卖点总感觉没必要。
老班章的“老:字,就不随便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