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芳君说茶 | 第641期原创茶说
1、
“好茶不怕闷”,这是茶圈里一句甚为流传的话,大有“真金不怕火炼”的意味。
这里,“闷”指的是“闷泡”,即将茶叶完全封闭在密闭的茶器内一段时间后才出汤。
实际上,闷泡是一种多数茶类都不太会主动采取的、属于一种非主流的冲泡手法。毕竟一不小心闷久了,很有可能把好好的茶叶给闷熟了,导致暴殄天物。
那既然如此,为何老茶人们嘴边常常挂着这句“至理名言”,而且一些老茶人还很爱用呢?
话说,当年孙猴子大闹天宫后,被太上老君关在炼丹炉里用三昧真火任意吊打,结果不但毫发无伤,反而练就了“火眼金睛”的独门绝技。
今日,我们且来看一看一泡好茶究竟是不是也如孙猴子一般,经过闭关修炼,也能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2.
在中国式泡茶里,最讲究恰到好处。
投茶量、水温、注水量、浸泡时间、出汤时间……这一系列泡茶要素,过犹皆不及。
“闷泡”恰恰就是反其道而行。这种有意而为之的非常规泡法,要不为了自揭其短,要不就是充当茶叶品质优劣的试金石。
如此,很多人不免也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好茶会不会被闷坏了呢?
极有可能,但闷泡也并非毫无节制、无限期的闷。倘若如此,那就变成一杯又苦又涩的浓茶了,一般情况下的闷泡是在正常冲泡的基础上延长3至5分钟左右。
朴存醇香大红袍武夷岩茶乌龙茶武夷山茶叶礼盒装四盒送礼散装400g ¥159 领100元券一泡好茶通过恰如其分的闷泡之后,茶叶内含的各种物质更多地融入茶汤中,这样茶汤色泽显得更加深沉,茶人们通过舌尖、鼻尖也能更加深切地感知茶香的纯正与否、显扬程度,汤水分离情况以及茶韵的层次感、表现力。
就像煲一口鸡汤,适时地延长煲汤时间,会令这口汤的滋味显得更加鲜美,入口更加“有料”的饱满感。
而一泡品质不佳的茶叶经过闷泡,简直就是经历一场噩梦,活生生能把因工艺不精、转化不佳带来的过多苦涩感给闷出来。
这样一来,原本被快进快出的冲泡手法所掩盖的品质缺陷便可能暴露无遗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茶明明颜值很高,却不敢在你面前闷泡的原因。
3.
当然,茶叶是用来喝的,能不闷泡,尽量别闷泡。
况且,也并非所有茶叶都适合闷泡。
因为闷泡实际上是通过延长浸泡时间,来增加茶汤滋味的厚重感。
在一些讲究鲜嫩的名贵绿茶里,譬如:明前龙井、碧螺春、竹叶青、信阳毛尖等等,其实并不适合闷泡。
本身茶嫩,内质丰富,遇水析出快,茶汤水香一体,入口重在程咬金式前三板斧的品饮体验,要是嫩茶熟泡了,那就非常可惜了。
华萃2019新茶 正宗杭州西湖龙井雨前春茶绿茶250g特级茶叶礼盒装 ¥198 领60元券而在一些滋味追求醇厚、茶质平和的茶类,譬如:普洱熟茶、普洱老生茶、老白茶,适当闷泡后,有助于增加茶汤滋味的厚重感。
毕竟影响茶汤苦涩感的茶多酚等元素经独特工艺的糅合,并在岁月沉淀下,已经被磨得失去了棱角。
此外,在耐泡型的茶类里,诸如半发酵的乌龙茶,尤其是重焙火的岩茶,至少前五泡并不适合闷泡。
因为乌龙茶条索比较紧结,一般采用内部空间比较紧凑的紫砂壶或盖杯冲泡,闷久之后,加之茶汤并不容易沥干,且本身乌龙茶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较多,极容易无端增加茶汤入口滋味的苦涩感。
如此,显然,闷泡并非常规的日常冲泡方式,不是纯粹为了品茶,无论是暴露缺点,还是展现优点,闷泡更多是一种验茶手法,重在验真。
但,不管如何,一泡真正的好茶,须经得起任何堪称过分的“摧残”,方能对得起人们的三寸舌尖上,也唯有如此,我们方能在循序渐进的冲泡中,品味一杯好茶的美好。
本文由义芳君原创撰写,每日分享茶文干货,欢迎爱茶的您留言交流。
了解更多茶知识,请关注私信义芳君,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