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东北部,有这么一座小城,地处长江边,境内水系纵横、河港交叉,土地丰腴肥沃,物产丰富,是真正的“鱼米之乡”。
这座小城就是常熟。常熟,古称琴川、虞城,人文历史丰富,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是一座诗情画意、适合生活的江南小城。
常熟人的一天,是从一碗面、一杯茶开始的。
01.
一碗面
面是炒浇面,以炒制的浇头浇面而得名。浇头有荤有素,花样繁多,鳝糊、焖肉、肥肠、生煎大排、雪菜黄鱼……如果全部罗列出来,差不多就是一部微型常熟菜谱。
常熟面里的头牌要数虞山兴福寺的蕈油面。蕈,是一种菌类,生长在暖湿的松林中,又称“松树蕈”。
新鲜的蕈鲜美无比,但不能久存,当地人想了一种方法:制成蕈油。这种制法颇类似苏州人用蟹黄蟹膏做成的“秃黄油”。秃黄油与蕈油一荤一素,却有着同样登峰造极的鲜。
根根分明的面,包裹着香蕈的鲜美,一口下肚,来自菌类特有的浓厚鲜美滋味在口腔中肆意弥漫,带着山林的气息,无与伦比。
02.
一杯茶
茶是虞山茶。常熟人称之为“本山茶”。
本山,指的就是本地虞山。在本地虞山茶面前,任你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常熟人都看不上眼。
虞山茶的历史并没有那么悠久。在以前,山野里的茶也仅仅为当地山民及僧人们采摘, “烧饭镬子里炒炒、太阳光里晒晒”,简单粗制。直到上世纪60年代,才开始创建茶厂,引进外地茶种,开辟茶园。
虞山绿茶分特种茶和炒青茶两大类,特种茶有剑毫、茗毫、珍毫,又有虞山碧螺春、虞山白茶等品类。但因本身产力有限,所以虞山茶的产量并不多,基本上就在本地市场消化了。
正因如此,在常熟眼里,这本山茶,愈显得金贵。亲戚朋友,社交往来,春茶上市的时候,总要郑重其事送一盒茶叶过去,还要特别提一句:“本山个茶叶,今年的新茶!”
常熟的茶室很多,老茶客们每天天刚亮的时候就出来了,寻一个熟悉的茶室,一人一个杯子,或三五成群瞎聊,或一个人枯坐,打盹听听音乐,笃悠悠直到日上三竿才回家去。
03.
一座山
不管是蕈油面,还是虞山茶,都出产于虞山。
虞山原本不叫虞山,古称乌目山。三千多年前,一位王族公子仲雍与其兄泰伯,奔赴江南,奠定了源远流长的吴文化根基。仲雍又名虞仲,他逝后葬于乌目山,从此,常熟的十里青山被冠上了“虞”的称号,更拥有了一种遗世独立的谦退和隐逸气质。
虞山有西城阁楼、大石山房、剑阁、读书台、维摩山庄等景点,也有仲雍墓、言子墓等文化古迹,集秀丽山水、人文景观于一体。
清晨四五点,虞山之上便已人声鼎沸。常熟人习惯早晨爬一段山路,在兴福寺旁吃一碗蕈油面,再来一杯虞山茶,悠闲之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若有外地朋友来游玩,常熟人必定会带着来虞山吃面喝茶,再尝尝鸭血糯和桂花栗子。
富足低调,简单而充满烟火气,这就是常熟人的生活。
当然这种慢节奏生活的底气来自于经济和文化上的双重富足。经济上,常熟一直位列全国百强县榜单前列。
文化上,常熟是虞山画派和虞山琴派的发源地,历史上状元名士,累世不绝,文化的根基早已植入常熟的血脉里。
正如那句宣传语所说,这里的确是一个江南福地,也是一个常来常熟的地方。
““乱世喝酒,盛世喝茶”。纵观中国历史,唐宋元明清,太平盛世的时候,喝茶的就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