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和白茶较福鼎白茶有什么不同?
政和白茶有什么特点?
政和白茶历史渊源?
......
评姐和孙庆春老师的一问一答给你答案!
评姐:水线银针,这个东西怎么理解呢?
孙庆春老师:这个是用线将芽头穿起来,有点像现在穿花环一样。宋徽宗那个时候,是水蒸绿茶,那时候是绿茶工艺,也是唯一一个用年号赐名的茶叶。
评姐:那政和是怎么由绿茶转变做白茶的呢?
孙庆春老师:建阳应该是最早有白茶(白毫银针),然后由建阳传到松溪,政和等地。建阳白茶最早由建阳漳墩镇南坑茶农肖氏创制于清朝乾隆37年至47年(1772年-1782年),始名“南坑白”,以菜茶品种采制,故又名白仔、小白或白毫。当时是由官焙,一直到甲午战争都是!
评姐:怎么理解政大和福安大白?因为政和这两个品种比较多。
孙庆春老师:当时我们调走了两棵福安大白做研究,发现福安大白的品质是比较接近政和大白的。
评姐:白茶工艺里面有拨针一说,那剩下的叶片怎么还能叫白牡丹呢?
孙庆春老师:拨针有两种,一种是茶青拨针;另一种是成品茶拨针,那这个成茶剩下的便是白牡丹。其实拨完针之后,还是有大部分针没有被拨走,再一个就是它一芽二叶的原料上,背面也有白毫覆盖,所以它的内含物什么的还是非常丰富的!
评姐:政和白茶的工艺是以什么为主呢?政和经常下雨,加上高海拔,茶很容易发霉?
孙庆春老师:晾晒结合,复式萎凋!你说的发霉,主要是通风条件,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八十年代用抽湿机,窗户是百叶窗,就是为了保证它的通风条件!做好茶要了解茶青特性,鲜叶采摘标准要求均匀不混杂其他杂草等。对环境温度要求也高,气温太高失水过快不利于保留活性物质。且受天气影响较重:制茶天气晴则香气高扬,北风天则有利于香气形成,南风天就闷热,下雨天则香气沉闷。
评姐:福鼎和政和的茶叶品质有什么差异呢
孙庆春老师:政和的品质好。白茶传统工艺关键在开筛,老师傅一分钟可以开6筛像摊薄饼一样,现在的师傅多用抖青叶(也叫天女散花)抖的不均匀又费时,青叶跟手接触多了就会破坏青叶,影响白茶品质。收衣(收筛),要做到快速不让茶芽叶粘在筛子上。并筛(两筛并一筛)是为了叶抱芽,延缓失水,让萎凋更均匀。福鼎用的是地瓜匾,没办法并筛,他们只能抖筛,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影响品质,而政和建阳这边,用的是水筛,方便并筛。开筛时叶片不可重叠,不得损伤不能手碰造成红变。没有并筛的茶翘尾,有并筛的茶叶平伏,茶叶6-6.5成干2筛并1筛,8-8.5成干3筛并2筛。
评姐:碳焙茶怎么理解呢?我喝到很多所谓的碳焙茶茶汤都非常硬,到了第二年、第三年茶汤就薄了。
孙庆春老师:碳焙就手工焙嘛,对炭火非常讲究,炭焙的炭火是硬火,是直接作用于茶的温度。打一次火,可以用七天七夜。用炭八字经:“烧红、炼透、打碎、压实”。茶叶都会有两次烘干,有一些制茶人第一次用机器焙,第二次用碳焙,骗你说是碳焙,这是不行的,两次焙火应该用同一种焙火方式。还有就是它焙火温度太高,用以掩饰它茶青不好。碳焙的茶茶汤是不会硬的!
评姐:那老师怎么看待老白茶呢?
孙庆春老师:我们那个时候没有老白茶一说,都是直接变现的,由国家统一收。当时搞出口,都是春夏秋三季茶拼配,官方收购站从茶农那收毛茶到茶厂精制,端午时新茶上市。解放前私人茶行是厂商一体,自己收青叶、加工、销售;解放后到90年代,都是由政府统购统销。
评姐:那老白茶的药理功效是怎么来的呢?
孙庆春老师:这个你就当故事听听就好。曾经有一个传说,在东风村,当时一个农民拆房改建,在挖地基的时候挖到一个罐子,以为是老祖宗留下的钱,结果打开一看是银针,当时这个房子100多年了,那这个银针是老白茶了吧,发现治疗小孩发烧、拉肚子非常有用,后面它的药效就传开了。
评姐:对于省外的白茶怎么看?像贵州这些地方都有引种大白大毫
孙庆春老师:省外白茶没有我们这个工艺,他们工艺掌握不好,若是有这个工艺,应该还是不错的。白茶要做到不破坏多酚氧化酶的转化、又不促进它的氧化反应,这个若是掌握得好,应该也不失为一泡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