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朋友提出了利润说,绿茶价格比较透明,商家没利润,所以就不进货。
这个说法看似有道理,实际上也不是最具说服力的。绿茶有没有利润,我们要这样来计算:茶农的正常收入保证+厂家的正常利润+茶商的正常利润+物流成本+销售终端的正常利润=零售价。
茶农的正常利润比较好算,由高到低的诉求表现为:1、最好比去年收入多一些;2、至少不比去年少;3、能保障家庭全年开销。这些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科普和科技扶持工作到位的情况下,各地产区的产量和质量都保持相对稳定,各产区都基本上是稳步增收,平均下来一斤茶青可以按照十元来计算(喷子别喷我,这是为了取个容易计算的值,头采几百元/斤的和夏茶3元/斤的相差虽然大,但一个量少、一个量大,均拉起来还真就是差不多)。
就先按照10元茶青算,工厂做出干茶来成本大概50,加上利税各方面到下游为80左右,在这个时候,工厂会进行分拣,好的精的选出来给品牌经营的,普通的、次的残缺的走批量流通,各个厂家标准不一样,但大致原则是,好的占20%,普通的占60%,次的占20%。
价格在这个时候开始分流,品牌经营者会对其进行包装、赋能,针对高消费群体做文章。普通的也有做一般品牌的,也有走大流通的,流到终端渠道的销售价在200-300元/斤的幅度。次的残的产品其实品质是没问题的,主要是卖相差,通常价格是一降再降,到市场终端渠道以每斤几十元的价格流走。
上面的算法是按照平均计算的,实际上,因季节的不同,原材料(茶青)的价格相差很大,初春时采摘的茶青可以到达上百,特别好的甚至过千,按照全链条计算下来,高级产品流到市场终端,到达过万甚至数万元/斤也是合理的,但那些不是今天所讨论的话题。
在知乎上,大都认同了500、600元/斤的茶是日常好茶,并用作计算消费支出,我姑且默认合理,也比这个200-300的合理价格要高出一倍。几年前我路过信阳,一些品相比较普通的毛尖散茶,要价也在400以上(当然我没有买所以没砍价,所以不知道实际成交价),而一些北方的朋友办公招待的绿茶,品相很一般,属于残次级别的,也要按一百多的价格才能买到。所以说,绿茶利润低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甚至会比其他茶类正常价格会略高。
是的,你没看错,绿茶比其他茶种的正常价格还要略高,也就是利润相对也高。但是,绿茶是“一年快消品”,它的保质期还比不上一瓶饮料,只有利润略比其他茶高,销售终端才会接受。做生意有赚有赔,赔的比赚的多,这生意就没法做,也没人做了。
在全国的各大地区茶行当中,绿茶以各产区中心大城市批发市场为主,除了品牌产品之外,基本上产品覆盖范围大部分依旧是产区城市,小部分是“兄弟产区”互换,销售上有一个“有效半径”,长江流域沿途的省份,都有绿茶产区,贵州、两广、福建也有产区,“有效半径”模式也同样通用。各产区之间的品质其实没有天壤之别的差距,各地按照顶尖标准挑选的名茶都是片区品牌的标杆,退而求其次的也都差不多。同样品质的产品,在产区本地供销平衡的情况下,没必要向外低价输出。很多时候向外输出会比本地销售更低价,这在茶叶、海鲜行当时很常见的。
在广州的绿茶不多,呈两个极端状态,高端的品牌很贵,低端的散茶很便宜。高端的好理解,上面应该说明白了,春茶茶青贵、各环节需要利润,附加值肯定是需要高端需求人士买单的。那么很便宜的散茶怎么来呢?大家别忘了前面说的,夏茶茶青可以低到3元,甚至更低,那么按照公式计算,这些产品的市场终端价,是在60块左右,还可以更低。这个量有多大?很大。这些产品怎么办,留在产区销售势必造成恶性循环,那就拿到其他产区去搞乱别人的市场。对,就是这么干的。
广州市场是一个吞吐量很大的市场,而且成立最早、品种最多、经验丰富,在绿茶需求量并不大的情况下,这种销售期短、风险系数大、中档品质货源没保障的产品,基本没有商家会力出击。
老豆教落吾岩饮(没有历史感)、性价比不对头、存放不了、不对口味,这些所有作用叠加起来,就成为了广州人不喝绿茶的梗。
当然以上都只是我一面之词,有不同意见欢迎愉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