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晶不仅“颜值”高,而且有“内涵”。作为大自然的神奇杰作,它历经沧海桑田,记录了地球的物理化学变化,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让我们走近矿晶,认识这些不可再生的“地球瑰宝”。今天为您带来第三期。
特征:
菱锰矿多为六方晶系或三方晶系的菱形体,是典型的自色矿物。因其基本化学组分中的Mn2+元素致色,常呈淡粉色,有时也呈褐色或灰色。
菱锰矿的名字源自希腊语“rhodokhros”,意为“具有玫瑰色”。菱锰矿最早发现于阿根廷,因此有“阿根廷石”的别称。产自阿根廷的菱锰矿基本呈钟乳石状,外表光滑完整,晶体透亮,横切面会呈现红白相间的花纹,非常漂亮,被誉为“印加玫瑰”,又称作“红纹石”。
石文化: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产出的菱锰矿非常有名。2009年,菱锰矿在广西省苍梧县被发现,是目前中国发现的体积最大、单晶最大、质量最好的菱锰矿。其中最大晶体为22厘米,现展陈于湖南省地质博物馆。
形成以及分布:
沉积作用可形成大规模的菱锰矿层,在内生条件下形成于热液作用中,与金属硫化物、蔷薇辉石、萤石、石英共生。风化作用中易氧化形成软锰矿、硬锰矿等锰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特征:
达到宝石级别的黄玉被称作“托帕石”,常呈短柱状晶形,集合体形态为柱状、粒状、块状,采自砂矿的托帕石多被磨蚀成椭圆形。托帕石好像大自然的调色板,在长、短波紫外线的照射下,各种颜色的托帕石会显示出不同的荧光。根据颜色,一般可分为无色、酒黄色、蓝色、绿色、红色托帕石,但在长时间的曝晒下易出现褪色。托帕石的净度很高,通常在打磨好的托帕石上很难见到内含物或者瑕疵,这也是托帕石在珠宝市场深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石文化:
托帕石在中国被称为“黄玉”,是因为它在开采出来时,多呈无色或者浅黄色,古代人又把“石之美者”统称为“玉”。20世纪末,国内宝石界为避免它与黄色玉石、黄晶的名称相混淆,按国标规定采用其英文“Topaz”音译名称“托帕石”,来命名宝石级的“黄玉”。
形成以及分布:
托帕石由多种火成岩在结晶的最后过程中释放含氟蒸汽而形成,一般出现在流纹岩、花岗岩和伟晶岩边缘的空洞,以及矿脉的热液中。它还出现在冲积沉淀物中,经水流冲蚀而成的鹅卵石完全解理导致晶体易碎,从而部分的晶体仍保持在基质中。巴西是世界上优质托帕石的主要产地,中国的托帕石主要产于内蒙古、江西、新疆等地。
特征:
孔雀石因拥有像孔雀羽毛一样美丽的颜色和迷人绚丽的花纹而得名。天然孔雀石通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壳状、结核状和纤维状集合体,具有同心层状、纤维放射状结构,含有绿、孔雀绿、暗绿等几种颜色。孔雀石呈不透明的深绿色,具有色彩浓淡不一的条状花纹,值得一得的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美丽条纹是其他宝石所没有的。
石文化:
孔雀石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矿石之一。早在公元前约4000年,人们就发现用火给孔雀石加热可以生成铜,这或许是人类第一次从矿石中熔炼金属。古埃及时期,人们在西奈和东部沙漠的矿山开采孔雀石,用作化妆品和颜料。此外,含有孔雀石颜料的古代壁画更是数不胜数。
形成以及分布:
孔雀石产于铜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主要为黄铜矿、辉铜矿氧化产物,与蓝铜矿、辉铜矿等矿物共生。孔雀石常作为铜矿的伴生产物,野外如果看到孔雀石,附近可能就会发现含有黄铜矿的原生岩石。
特征:
祖母绿是呈翠绿色的宝石级绿柱石矿物,晶体常呈六方柱状,柱面有细纵纹。它的集合体呈晶簇状,晶体大小悬殊较大。祖母绿的色彩来源是因为含有微量的铬元素。
石文化:
祖母绿是很古老的宝石品种之一。对于古埃及人来说,祖母绿象征着生育和生命,阿兹台克人称祖母绿为“quetzal”(一种长着较长绿色翅膀的鸟),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常新。
形成以及分布:
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云英岩及高温热液矿脉中。在未受交代作用的伟晶岩中,绿柱石基本不含碱,常与石英、微斜长石、白云母共生。而受晚期钠质交代作用的形成者,含碱量可高达7.23%,常与钠长石、锂辉石、石英、白云母等共生。
目前,哥伦比亚、赞比亚、巴西是祖母绿的主要产地,此外,祖母绿在印度、俄罗斯、中国也有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