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山小种是世界公认最早出现的红茶,它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较可靠的时间段应该是在明代末期(1567—1610年),而后逐步发展成熟的。它的出现应当是一种偶然的必然结果。1662年,当葡萄牙凯瑟琳公主嫁到英国后,英国开始流行起了喝下午茶。凯瑟琳有喝茶的习惯,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形成的。
中国最早记载红茶书的是《清代通史》,按书中所载,在明崇祯十三年(1640)之前,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就把红茶销往欧洲。这两个时间线是相互吻合的,所以说红茶起源于1640年以前是比较准确的。
当然,那时的红茶和现在的红茶是不一样的,或者说只是红茶的雏形,其中可能也有雏形的乌龙茶。有人会说当时贸易的茶也可能是绿茶,那是一定会有的,但绿茶一定不会在这场贸易中壮大。因为绿茶经过长时间在海上的运输,品质必然不会得到保障。且绿茶价格昂贵,其清新淡雅的风格也不符合欧洲人的口味。
1689年,英国在中国的福建省厦门市设置基地,大量收购中国茶叶。当时的正山小种应该是红茶类的半发酵茶,当时也称为武夷茶。在这种对外贸易中,为了适应长时间的海上运输,欧洲人的口味,正山小种的工艺发展也受到了影响,有了更足的发酵、焙火,也加入了烟熏工艺的做法。
目前教科书上认定的传统正山小种工艺是: 萎凋—>揉捻—>转色(发酵)—>过红锅—>复揉—>熏焙—>复火 功夫红茶的工艺,也是现在绝大部分红茶的加工工艺是: 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传统正山小种的工艺要比其他红茶的工艺复杂很多,正山小种是红茶的起源。正山小种经过这些复杂的加工工艺后,具备了耐存储的特性,可以在经年累月的长途海运后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使得茶广为传播,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