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九十年代老千两
产地:湖南安化。
特征:黑茶的代表,选用安化优质散毛茶为原料,人工紧压成柱状。柱高 1.60 米左右,直径 0.2 米左右,净重约36.25 千克。更多的传统千两茶是没有金花的,少量的千两茶才会有金花,是茯砖独特的发花工艺在千两茶中试验成功后的成果。我们今天冲泡的是金花千两茶。金花学名为冠突 散囊菌,这种益生菌呈现出的朵朵“金花”,不仅使茶汤有 菌花香,更提升了消食理气、降脂减肥的保健功效。
外形:茶胎紧实层次分明,色泽黑褐油润,切面平整均 匀,内里金花显现。
香气:清润的菌花香。
滋味:陈化近二十年的千两茶,粗涩渐退,醇和甘润, 一入口会很温柔地轻碰味蕾,再柔顺地滑过喉咙,令唇齿间 弥漫醇香,清澈悠远。
韵味:古朴天然的千两茶,想要表达细腻丝滑的一面, 就得细流低斟,亦能得到凝聚且有层次的温顺口感;想要表 达阳刚旷远的内质,就得注水给力,方可呈现劲道且有张力 的个性茶汤。
冲泡:
沸水温器,取 12 克干茶,置于 180 毫升的紫砂壶中, 润茶时压块定点注水,让茶叶解块舒展。
一至四水。均采用定点低斟,细流注水,求得茶汤细腻, 让菌花香和茶香陈韵协调统一。
(紫砂壶冲泡千两茶,汤感细腻凝聚,菌花香与陈韵协调统一)
五至八水。于紫砂壶空位定点高冲,让松展的茶叶充分 释放内质,呈现茶汤的醇和宽广,重实饱满。
二十余春秋的老千两,即便泡了八至十水也是不能轻易放 弃的,一定要再换把煮茶的壶,继续煮饮。煮饮黑茶我喜欢用 陶壶或银壶,可提升茶汤的饱满度,亦可呈现汤感的鲜活。
若逢深秋,天气渐寒,可燃起一炉橄榄炭,取 10 克左右的茶量润茶后,放到 600 ~ 700 毫升的陶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凉水,直接煮饮,待水三沸,打开壶盖加入少许的凉水, 再烧开时就可以分汤入杯了。加入凉水一是令其汤滑,二是避免过度沸腾有茶汤溢出。之后可再加适量水继续烹煮,视其对口味的浓淡要求,拿捏煮茶的时间。直接在活火上煮得的茶汤,醇滑厚重,汤感滑顺,滋味饱满,喝一口,很满足。
初识九十年代老千两
初见千两茶都会被它独特的外形打动,品饮过后又会被它粗犷外形之下温柔细腻的内质吸引。因为中国历代衡制演变,不同时期的计算方式会有所区别。千两茶包装形式风格独一,蓼叶与棕皮缝合可防水防潮,最令人惊叹的是必须用人工合力杠压紧形,再经“日晒夜露”的天地滋养,才完成了人与茶、人与自然纯然合一的制茶人初衷。在茶马古道上,古老的马帮铃声依然在回响,赶马人的汗水依然在阳光下折射出不可磨灭的光芒。茶马古道上行走的不仅仅是运茶的马帮,古道上每一个足迹都是中华茶文化的历史印证。
这款老千两是栗宪庭和廖文两位老师送的。两位都是我特别尊敬的师长。我先生李冰决定在宋庄建造美术馆就是因为栗老师的一句话—他希望我先生把当代艺术的收藏在宋庄落地。因为这样的信任与尊重,我们在宋庄建成了第一家当代美术馆,举家由沈阳迁至北京定居。与两位老师相识多年,亦师亦友,每次小坐深聊,都收获颇丰。
有一位画廊主人得知两位老师喜欢喝茶,便把自己收藏多年的老千两送了过来。因为我和先生经常去老师家中喝茶聊天,已养成了分享彼此手中好茶的习惯。这款千两茶刚送到栗老师家中,廖姐(这是我们对廖文老师的昵称)就让助理锯下一截送给我。我心生欢喜,品过之后更是高兴。这是一款难得的好茶,从原料到转化,从菌香到花香,从口感到气韵……都可圈可点。之后,便与两位老师分享了这款千两喝过后的体感,廖姐记在了心里。有一天,廖姐打电话给我说:“王琼,我记得你很喜欢那款千两茶,我找出来了,你派人来把它取走吧,好茶还是送到你那里比较妥当……”我推辞再三,廖姐还是坚持说:“你取走吧,给我锯一块就好, 我没法儿弄……”我推辞不过,只好答应。
我们与两位老师的红砖房子只有一湖之隔,这个人工湖,栗老师取名为“南雾塘”,浪漫深邃自不必说。我想着想着,眼前就会出现一幅画面: 隆冬时节的一个午后,南雾塘的湖面飘着清雪,我煮了一壶老千两,与两位老师约茶、赏画,谈着并不如烟的往事……这画面也许今冬初雪到来时就会实现,也可能要等到若干年后的某个晴雪天方能如愿。
一款好茶的分享,是老朋友的一份挂念,是放在心里的一份在意!
备注:本文选自《茶修》中第三章第六小节:深邃的黑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