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最早起源于中国西南部,我们今天所品饮的茶大多是以栽培型茶树的鲜叶为原料的,而栽培型茶树是由原始的野生型茶树进化而来的,在这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存在一些既具野生型特征又具栽培型特征的茶树类型—过渡型茶树。
那么什么是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野生型茶树是如何变成栽培型茶树的?该如何区分野生型与栽培型?
什么是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
野生型
通常是指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经过长期的演化和自然选择而生存下来的一个群类。
过渡型
是由野生型大茶树经人类发现改为人工栽培管理的茶树,为乔木型大茶树,既有野生大茶树的花果种子形态特征,又有栽培型茶树的芽叶枝梢特点。
栽培型
栽培型茶树是指人类通过对野生茶树进行选择、栽培、创造出的茶树新类型。
从野生型到栽培型的转变
采集—选择—迁移
人类对茶树有思维活动的采集始于神农“尝百草”之滋味,通过“茹草”尝味而知其食用、药用。采集就是选择与迁移,选择带有某种目的,不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选择,都会把变异优选出来,进行迁移等活动,都有把野生变为栽培的可能。
就近迁移:神农时代的人在发现茶叶之时,人群的活动范围,尚比较狭窄。茶树被迁移距离不会很大,推测那时的迁移范围,还局限于同一气候区。因此,茶树只能积累起小范围的变异。
远地迁移与风土驯化:当人群活动范围加宽,部落人群加大时,远地迁移就开始了。迁移区的生态差距加大,在达到超异生态域时,改变遗传性的可能就出现了。这时的迁移,就是风土驯化了,就可能完全形成原种下面的分支。
人工环境制造
比如,人们把原种大叶茶由热湿的原始中心迁移到比较干旱与较寒冷的地方,加上一些遮盖物和种植在近水潮湿地或圈养牲畜的地方,或除一些杂草、砍掉一些树枝,增加光照等。这些无意识的作法,都有助于帮助受迁移茶树绕过生态限制因子,从侧面加强茶树对新环境的适应性。这样,人就在自然选择中,在生存竞争中,无意识地帮助了茶树。到了后期,诞生了早期农业。一些简单低级的行为,逐步变成有意识的高级行为,就走向了栽培化。
如何区分野生型与栽培型?
从芽叶区分
栽培型茶树与野生型茶树的鲜叶有着细微的差别,但鲜叶仅作为判断的参考依据。野生型茶树叶一般锯齿较少,栽培型茶树叶锯齿较为明显。
野生型茶树嫩叶颜色微紫色或带红,绒毛较少,多数无毛,或仅有少量毛,光泽性强,正反面均有光泽,正面光泽更强;栽培型茶树嫩叶身着绒毛,光泽性相对较弱。
从茶花来区分
茶花是鉴别野生型茶树与栽培型茶树的重要依据之一,野生型茶树茶花雌蕊有四个及以上的柱头,而栽培型茶树茶花雌蕊只有三个柱头。
从茶果来区分
茶花雌蕊授粉后,子房发育成茶树果实,野生型茶树有四个及以上的茶果,而栽培型为一至三个,根据果实数量即可判断茶树类型。
从生化成分区分
野生型儿茶素为简单儿茶素4个,复杂儿茶素2个,野生型简单儿茶素含量高,复杂儿茶素含量低;栽培型与之相反,复杂儿茶素多。
从染色体区分
野生型染色体对称性强;石细胞较多,树状分布;栽培型染色体对称性相对较弱,石细胞少或无。
近年来交易市场上以野生茶为噱头的不在少数,一些茶友怀着猎奇的心理,去追求野生茶,误以为野生茶生态环境好,但部分商家卖的却是野放茶、荒野茶。野放茶、荒野茶与野生茶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属于栽培型茶叶,野放茶、荒野茶虽然是没有人工管理的茶树,但其茶种是栽培型茶树,野生型茶树自进化成栽培型茶树后是不可逆的,不可能恢复野生茶的性状,所以无论这些茶树荒放多久,本质上都属于栽培型茶叶,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野生茶。
而且大部分真正意义上的野生茶都有轻微毒性,其茶叶成分暂时无法全面认知,会造成腹泻腹痛的问题,所以并不适合长期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