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茶人”,恐怕很多人眼前浮现的,就是衣着飘飘的“茶仙子”了。无论何时,美女效应总是那么吸睛,这也着实让“茶人”变得高大上了。
着茶服的美女
那么,问题来了。衣着飘飘,真的就能代表“茶人”吗?仔细想想,好像不能。因为衣服不能代表人,更不能代表内涵和“茶人”,就像拿手串不能代表文化人一样。
一、“茶人”就是采茶之人
“茶人”一词最早见于陆羽《茶经》二之具,文曰:“籯,一曰篮,一曰笼,一曰筥[jǔ]。以竹织之,受五升,或一斗、二斗、三斗者,茶人负以采茶也。”
明嘉靖景陵版《茶经》二之具
从《茶经》中这段文字的记载可以看出:籯,也叫篮或笼,用竹子编织而成,容量有5升,1斗、2斗或3斗(唐代1斗等于10升),是“茶人”背着采茶的工具。《茶经》是中国最早最权威的茶学专著,所以《茶经》对于“茶人”的定义,当是最原始、最权威的定义,那就是:采茶之人就是“茶人”。
陆羽对于“茶人”这一定义,也得到了后世的肯定。比如,唐末诗人皮日休的《茶中杂咏十首》中就专门有一首是写“茶人”的,其中就有:“日晚相笑归,腰间佩轻篓”之句,描写“茶人”腰间佩着小茶篓,采茶结束相笑而归的场景。
二、采茶之人不一定是“茶人”
从陆羽和皮日休关于“茶人”的描述来看,“茶人”似乎就是指采茶之人。
茶山里的采茶人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采茶之人很可能已经不是“茶人”了。我为什么这样说?你想想,生活在今天,分工协作高度细化,采茶、制茶、卖茶、品茶的环节早已截然分开。今天的采茶人很可能根本不会制茶,他们唯一的工作就是采茶。除了靠采茶赚点工钱,恐怕对茶叶的加工、销售及品鉴都不甚了解。采茶对她们而言,可能就跟摘苹果一样,只是农闲的兼职之一罢了。
今天采信阳毛尖,明天采西湖龙井,采摘标准完全不同。你能说一个靠采茶赚钱,但对茶叶其他环节都不懂的人,是一个“茶人”吗?如果她们后天又去摘苹果了呢?似乎只用“采茶”一项指标去定义“茶人”,难免有些单薄了。
所以,如果你认为“茶人”仅指采茶之人,那你就错了。
三、采茶之人也要懂制茶
如果我们只看《茶经》二之具中“茶人负以采茶也”的表面意思,而不了解陆羽的生平,就很可能会认为,“茶人”仅指采茶之人。
制茶师傅炒茶中
那么,采茶之人,有没有可能也是制茶之人?
陆羽的原话意思是:籯是“茶人”背着采茶的工具,但并没说,只有“采茶人”才是茶人。所以,我们要结合陆羽的生平去理解“茶人”的深层含义。
陆羽所说的“茶人”,除了字面意义的采茶之人以外,也指精通茶事之人。什么样的人精通茶事呢?陆羽本身就是很好的标杆。
《茶经》二之具的下一章叫三之造,也就是写如何制茶,可三之造的开篇却是写采茶,原文如下:“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采茶的时间、采摘标准,及制作流程。这说明采茶是茶叶制作的第一环节,也说明采茶是为制茶服务的,所以采茶和制茶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采茶没有按照标准去采摘,那么,即使手艺再高超的制茶师傅,也不能做出好茶来。因为,生产不同级别茶,都有对应的采摘标准。比如:制作龙井一般要求采摘一芽一叶,如果采成纯芽,那就很难制作出龙井的风味。
古代也有分工,但不像我们现代如此细致,所以采茶之人往往也是制茶之人。不难想象,一个既采茶又制茶的人,对于茶的理解,肯定要比只懂采茶的人要深刻。
四、制茶之人更要懂品茶
一名优秀的制茶人,一定是一名优秀的品茶人。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制茶人要了解自己制作的茶叶好不好喝,就必须大量的品茶,而且不仅仅要品自己制作的茶,更要品别的师傅制作的茶。通过大量的品鉴和实践,最终才能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好茶。高明的品茶人,能够通过茶汤判断茶叶在制作中有哪些利弊。
茶界泰斗张天福品茶中
以武夷岩茶为例,一款好的武夷岩茶,影响品质最关键的工艺就是焙火。关于武夷岩茶的焙火:清代两江总督梁章钜在《归田锁记》中发出:"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感叹,在武夷山当地,更是流传着“十焙成金”的说法。
然而,整个武夷山地区,能深刻掌握焙火精髓的人却并不多,因为岩茶的焙火工艺,是需要长时间沉淀才能掌握的,在茶青几百元一斤的,急于变现的年代,很少有人愿意用真金白银去练手。
但是,岩茶的市场需求又在急剧上升,为了解决这个困境,武夷山的部分茶商想出了一个貌似很聪明的方法,那就是淡化焙火对岩茶的影响,生产所谓的轻焙火岩茶。这种茶刚开始喝起来很香,但缺少了岩茶的“岩骨花香”,而且随着时间的流失,会显现出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返青”。
所谓“返青”,就是指岩茶在存放的过程中,返回到一种类似于“半成品”的状态,让茶的品质和茶汤滋味大打折扣。这种“返青”的岩茶,其实就是焙火工艺不过关而导致的,业内把这种茶叫“杀猪茶”,就是指刚开始很好喝,又是花香,又是蜜香的,可等你高价买回家后,很快就会变的很难喝,而不知情的消费者,还以为是自己没存好才导致“返青”。
对于会“返青”的岩茶,是瞒不过制茶师傅的,而真正的岩茶大师,是不会制作所谓的“返青”茶的。这既是对传统的守护,也是对岩茶、对自己和对消费者的尊重。
岩茶大师王顺明焙火中
所以,一个不会品茶的制茶人,不是好的制茶人,自然也不会是“茶人”。到这里,我们会发现,好像会“品茶”才是“茶人”的核心。
如果你这么认为,那你就又错了。
五、夸夸其谈的“老茶客”
在茶圈泡久了,你一定会遇到这样一种人。似乎跟茶有关的话题他都懂,可当你深入去请教他问题时,又发现他好像并没有那么懂,这就是大多数所谓“老茶客”的实际情况。
之所以称他们为“老茶客”,是因为他们喝茶的时间很长。请注意,喝茶时间长不代表懂茶。他们只是通过自己长期喝茶,总结出来一点经验罢了。
老茶客
而这种经验往往是极为狭窄的,其一,因为他们喝的茶类不够多,往往只和喝某几种茶(中国有6大茶类上千种茶),并且对喝其他茶的人嗤之以鼻,自视甚高;其二,因为他们也只是喝茶,对于茶的生长环境、采摘标准、制作工艺、发展历史等,都不太了解。在完全不懂茶的人面前装一装,摆摆谱还可以,一旦遇到行家,就露馅了。
你能说这种所谓的“老茶客”是茶人吗?似乎不能,因为他们最多只能算“半桶水”。
到这里,你恐怕已经快被我弄晕了,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你说什么样的人才算“茶人”?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五、发自内心的爱茶之人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有这样一段话:“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这其中的“精行俭德”,就是陆羽对“茶人”的真正要求。
茶圣陆羽像
那么,何谓“精行俭德”之人?就是积极践行俭德品质的人,茶圣陆羽就是这样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发自内心的爱茶,而不仅仅把茶当做炫耀或牟利的工具,才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杯茶,尊重每一杯茶背后的付出,通过与茶的长期接触和不断的学习,进而散发出像茶一样的品格和魅力,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算作“茶人”。
故而,单纯的采茶、制茶、卖茶、喝茶,而不了解关于茶的知识和历史发展脉络,不尊重茶背后的辛苦付出,仅仅把茶当成工具的人,都不能算作“茶人”,他们只能叫采茶人、制茶人、卖茶人或喝茶人。
如今,很多人都正走在成为“茶人”的路上,就让我们给他们一个统一而又可爱的名字,那就是“爱茶人”!
参考资料:
陆羽《茶经》
皮日休《茶中杂咏·茶人》
梁章钜在《归田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