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崂山绿茶的特色」
提起绿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名茶自然盛名在外。但茶中新贵崂山绿茶也毫不逊色。
作为中国纬度最高、生长环境最好的北方茶,崂山绿茶因当地土地肥沃、水质优良、昼夜温差大和冬季时间长,茶树冬季养分积累多等因素,造就了崂山绿茶具有叶肥味厚,茶香足,耐冲泡的特点。
其汤色鲜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具有独特的板栗香气。因此,崂山茶一问世,就成为茶中新贵,深受国内茶人喜爱。
02「 崂山绿茶的由来」
当地的有关专家和崂山区的老农业工作者介绍:最早呀,毛主席到青岛市八大关来开会。主席问:这个地方能不能种茶?后来1957年,青岛从安徽南部、浙江引进一部分茶种,在青岛中山公园,在崂山太清宫选了两个地方,开始试种。
茶叶要越冬,北方和南方不一样,冬天温度比较低,茶树存活率不高。几番尝试,越冬成功后,1961年左右,政府选了几个乡镇开始引种。本地独有的崂山绿茶逐渐形成。
种植历史:
1957年冬,青岛市园林管理处开始茶苗移植试验,引种的绝大多数是皖南、浙江的良种。崂山绿茶最初在中山公园太平山南麓苗圃试种,第一次从黄山运来两年生茶苗5000株。由于茶苗启运时间不当,根部损伤较重,第二年春天培植完全失败,无一成活。
1959年,从南方远道而来的"客人"又落户在太清宫小广场前。当时播种了5万多株,但由于管理不善,仅存活5000至1万株。在上清宫附近海拔300米的一块坡地上,有人发现了1962年种植的27株茶树。
198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初,茶叶种植有所发展,但是种植技术不普及,特别是制茶技术只有几个人掌握,上市数量有限,到1990年代初期崂山茶种植面积也就60公顷左右。
1993年之后,农业产业化兴起,崂山茶展示了旺盛的生命力,逐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品。
03「 崂山绿茶的鉴别方法」
观形:
北方的春天乍暖还寒,雨量稀少,茶叶叶片生长极其缓慢,采摘的叶片,绿中带黄,叶片小而厚,略显老气;南方已经春暖花开,气温已经很高了,雨水多,茶叶生长的速度快,采摘的茶叶鲜、嫩、绿、叶片大而薄,梗长。
加工工艺也存在着差别,南方加工绿茶的工艺成熟设备先进;崂山绿茶历史较南方要短得多,加工工艺不够成熟,设备不够先进。因此,生产出的成品茶叶外形有较大的区别。南方绿茶茶胚极细,大小均匀,颜色绿;崂山绿茶茶胚略显粗,偶有大叶夹杂其中,颜色微有绿黄感觉,表面有白毫。
开汤:
南方绿茶,汤鱼绿,茶汤略显浑浊,有较大的悬浮物,可见杯底;崂山绿茶,汤色绿中带黄,俗称带黄头,茶汤明亮,有极细的白毫悬浮其中,可见杯底。
闻味:
南方绿茶与崂山绿茶生长的土壤环境不同,浇灌用水不同,还有雾气、海气等环境因素的不同,味道截然不同。南方绿茶初闻香味浓烈,再闻香气不纯感觉;崂山绿茶初闻一股淡淡的清香飘入鼻腔,再闻能感觉到一种豆香味,那种豆香味就是我们都熟悉的碗豆香,给人一种清雅、幽香的感觉。
观叶:
南方绿茶与崂山绿茶由于生长的地理环境不同,冲泡以后的叶片的形状也就不同。南方绿茶冲入水后,卷曲的叶片马上打开,打开的叶片平、直,表面光滑,其中有许多较大的半截叶片;崂山绿茶冲入水后,卷曲的叶片伸展较慢,有些叶片到最后也不能够完全伸展开,即便是伸展开的也是皱皱的,其中偶有较小的残片。
品尝:
南方绿茶前三泡口味较重一些,但入口不滑、不绵,较涩,回甘、回味不好,三泡以后,口味变淡;崂山绿茶一泡没有什么味道,二泡口味稍好,三泡以后渐入佳境,那种特有的清雅、幽香的碗豆香味开始显露出来,茶汤入口滑、绵,微苦,回味悠长,回甘较好。六泡以后口味逐渐变淡。
04「 崂山绿茶冲泡方法及步骤」
取3至8克崂山茶,置入透明洁净的无盖玻璃杯中。首先用80℃左右的矿泉水洗茶,一般10秒左右,使其杂质洗出。将洗茶水倒出,这时茶香飘满屋。
冲水使杯中茶叶翻转,杯中茶汤上下浓度一致。注水量约为杯量的七分左右,茶叶与水的比例大致在1:50~60。茶叶随水势盘旋而上翻腾着冲向杯口,有“银瓶乍破水将迸”之势。
此时,细嫩的茶叶舒展挺立,上下沉浮,云蒸雾腾,绰约多姿,这就是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茶舞”。这番碧波蒸腾的景象,如同巍峨崂山雄奇幻变的云海,片片曼妙舞动的茶叶,写照着崂山无限的春色。
冲泡崂山茶时,水温应控制在80℃~85℃。这从水沸腾的程度就能看出来。如果水冒鱼眼大小的泡,则水温就低了,逼不出“茶香”;如果水全部沸腾,则水温就过高了,冲泡的茶叶会显出“糊”味;只有水冒螃蟹眼大小的水泡,才是冲泡崂山茶最好的水温。
注意事项:
崂山绿茶和其他绿茶一样,冲泡时不可泡得太浓,太浓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也最好不要喝。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峨眉山竹叶青茶
安徽多名茶,有一曰“太平猴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