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每说茶具,大多提述壶、杯,而茶托似乎成了冷落的对象。
茶托有不少别称,如有:托盏、托子、碗托、茶盏托等。它是茶盏下的盘状器皿。盘中央有圈座,以便承托盏碗。
在古代,茶托还有“茶舟”、“茶船”之称。
《周礼·春官·司尊彝》中载:“裸用鸡彝鸟彝,皆有舟。”
的确,古代嗜茶者也器重茶托,当时茶托多用金银或名瓷制成,原先是贵族消闲阶级茶人的爱物。
据《茶经》等史籍记载,唐代以前,饮茶用具和食器混在一块,自唐开始,茶具渐成一个系统,常见的茶具是口径较小的碗。
人称“茶盏”或“茶怨”、“茶贩”。
茶盏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造型、纹饰也日趋多样。到后来,发明了盏托与茶盏配套,这种比较讲究的茶具以其形象、作用被称作茶托。
1957年5月,在西安和平门外出土过唐代平康坊的茶托七个,形状为银胎鎏金,圈足,圆底,托盘呈莲花形,底部还有“左策使宅茶库金涂拓(托)子”等铭文。
可见,唐代“万岁爷”及贵族们使用的茶托已相当高级了。
说起茶托的发明来历,有这么一段历史传说。
唐代李匡义《资暇集》中的记载说,公元780年至783年的时候,西川节度使崔宁的女儿也喜欢喝茶,当时的茶杯是直接端起来喝,刚烹煮的茶汤盛于杯中很烫手,她便动了脑筋,取了个碟子,将茶杯放在碟中。
虽然这样不烫手了,可是碟的大小与杯并不吻合,使用起来也常杯倾茶溢。崔宁之女并不甘罢休,她又出了个窍门:在碟里融化些蜡,再把茶杯放进去,终于固定了。
后来她又叫工匠用漆制环以代蜡,既能使茶杯固定,又能让杯、托分离。自此之后,广为流传,“人人为便,用于代是。”
当然,传说归传说,现代文物考古发掘证实茶托并非“始于唐,前世无有也。”考古学家认为,茶托起源于晋,流行于南朝,是当时较为考究的茶具。
随着饮茶风盛,茶托后来还演变到一托多盏,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能够给茶人们以美感和庄重感。
明代后,茶人们喜欢盏上加盖,盏下有托,品茶时一手托盏一手持盖来拂动漂在茶面上的茶叶,别有一番情趣。
其实,古往今来,茶托是茶具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配角。
就像现代人们端起茶托喝盖碗茶,既不担心烫着手,又无需顾虑茶汤溢出湿了衣服。
此外,一些重要的茶会场合,茶托是绝对不能少的。
因为,当我们要给客人递茶时,双手捧着茶托总比抓着杯沿要干净吧。况且,茶托从视觉上能给人带来持稳庄重的感觉,也能更好地表达对客人的真诚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