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银峰属于条形烘炒绿茶,为新创名茶,产于湖南省长沙市高桥,于1959年由湖南省高桥茶叶试验站创制,因产于高桥和茶条白毫似雪、堆叠起来似银色山峰的品质特点而得名。高桥银峰具有独特的品质风格,茶芽细嫩,汤清茶香,外形细紧卷曲匀整,银毫毕露隐翠,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纯回甘,叶底嫩匀明亮。1978年获湖南省科学大会奖,1981年获湖南省名茶称号,1989年在农业部主办的全国名优茶评选中获名茶称号。
高桥银峰采自湘波绿、槠叶齐、尖波黄、白毫早、茗丰等良种茶树,一般在3月下旬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长2.5厘米左右。严格要求五不采,即不采红紫叶、雨水叶、病虫叶、对夹叶和过大过长叶。用细篾小篮盛,内衬白纸。鲜叶用内衬白纸的小竹篮盛装(避免损伤红变)。采回的鲜叶经杀青、清风、初揉、初干、做条、提毫、摊凉和烘焙八道工序精制而成。
高桥银锋的外形,在很大程度上是“做条”工序中形成的。提毫是创制高桥银峰的独特工序,它能充分发挥茶叶香气,使茶条形态固定,白毫茸然而又不脱落。高桥银峰问世以后,经有关单位鉴评,一致认为品质优良。
高桥位于湖南长沙东郊玉皇峰下,平均海拔200~30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远离长沙市,紧邻幕阜山,属丘岗区地貌,土层深厚,土质多为紫色板页岩红壤,含磷丰富,酸碱度适中,实为宜茶之地。高桥在历史上一向为长沙县茶叶主产区与茶叶集散地,素有“茶乡”之誉。
高桥产茶历史悠久,是长沙也是湖南省的重要茶区。据1934年《湖南产茶概况调查》记载:“高桥向为茶商云集之地,设立茶行十余家,规模宏大,贸易繁盛。除本县及平(江)浏(阳)茶商集资经营外,尚有外邦至此贸易。……所有红茶悉由金井河或高桥河交船启运,至捞刀河过载入湘江至洞庭,运售汉口。”
当年高桥为湘东(长沙浏阳平江礼陵)红茶产销中心。本地茶商设茶行5所,外邦来客8家,资本雄厚,规模可观。这些厂商抗战前夕还在武汉设有庄号,如协记、元茂隆、德玉昌、新记、瑞记、咸昌福、铨记、晋丰太等,专营湖南运汉茶叶。以高桥茶名义在汉口拍卖之茶在湖南茶中居一定地位。
1936年由杨开智先生建议,在高桥成立了湖南省第三农事试验场高桥分场。第三农事试验场专管茶业,高桥分场分管湘北、湘东等地茶事。1938年8月高桥茶试验场房屋被日机炸毁,茶场由此宣告停办。1950年10月高桥茶试场转由中国茶业公司接管(包括初制厂和试验茶园),1952年1月划归湖南省农林厅,从事茶树栽培和茶叶初制示范工作。1955年4月高桥茶试场正式改名为湖南省高桥茶叶试验站,茶园13.6公顷。主攻茶树良种选育、栽培技术和茶叶初制加工和植保等试验。
1959年春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由副站长蒋庆主持,在调研国内主要名茶品质和加工技术的基础上,取诸家之长,创制了高桥银峰。样品寄送商业部茶叶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上海分公司、湖南省商业厅棉麻茶烟局等单位审评,获得一致好评。据陈椽教授研究,高桥银峰含水溶物45.42%。可溶性总糖2.56%,灰分4.99%,氨基酸4.20%,咖啡碱4.27%,酚类化合物15.25%。其中儿茶素总量114.75毫克/克。1989年经农业部茶叶质检中心检测,高桥银峰各项卫生指标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60年代,毛主席、刘少奇、朱德、宋庆龄、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品饮过高桥银峰。90年代,江泽民、李鹏、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湘视察,在省农业科学院品饮了高桥银峰后赞不绝口。1964年春高桥银峰量增质优,两次寄赠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郭老品饮后,即兴书赠七律一首:“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饾饤眼不花。协力免教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此诗郭老书赠两次,第一次诗句中为“协力勉教天下醉”,第二次将“勉”改为“免”。
1964年浙江农业大学庄晚芳教授到湖南省茶叶试验站参观讲学,赞高桥银峰“汤似长江水、形如断丝绒”。1995、1996年,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派人专程将高桥银峰送到中南海,作为国务院礼品和招待用茶。1981年,参加农业厅首次举办的全省名优茶评选会,获得湖南省名茶称号。在以后的历次评比会上都保持了良好的品质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