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作者:茶贵人头条号 时间:2022-12-28 阅读:426

中国是茶的故乡。千百年来,“中国茶”受世界各国人们广泛喜爱,成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未来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类健康。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茶”有无可比拟的全球发展优势。如何认识与把握全球茶业发展新趋势,重新审视中国优势,重建中国全球制造,是中国茶业实现全球化必须加以研究的重大的战略性问题。笔者围绕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这一课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提出观点,供政府部门及茶业全球化的相关机构参考。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一、 中国茶业具有为全球制造的基础与条件


1.资源


种质。中国是茶的发源地与原产地。与全球其他产茶国相比,中国茶叶种质资源具有原产地特征。我国的茶品种资源种类极其丰富,地理分布极其广泛。有口感、外形表现比较好的优良品种,也有适应不同茶类生产要求的品种,有全国性的品种,也有地方性的品种资源。东、南、西、北、中茶树品种各具特色。除此之外,养生茶产业的品种资源优势也在加快形成。多元化的种质资源为我国创新多元化茶产品,满足全球多元市场需求创造了条件。


原料。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止,我国18个产茶省、市、区茶园面积共计4316万亩,多年来呈逐年增长发展态势。2015年,湖北、贵州、陕西、四川4省茶园面积各增加20万亩以上。据初步统计,全国现有采摘面积3387万亩。随着规模茶园逐年进入丰产期及茶园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茶叶鲜叶原料生产能力将上升到一个新台阶,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茶叶产品将形成巨大的供给市场。


结构。一是茶园结构优化。从全国看,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比例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达56.5%;有机茶园面积比例提高0.3个百分点,达6.2%。二是茶类结构优化。在干毛茶产量中,绿茶、乌龙茶所占比例下降,红茶、黑茶、白茶、黄茶比例上升,六大茶类比例更加均衡。三是新型茶类快速增长。主要是花草养生茶的快速增长。总体来看,优质绿茶、特种茶及花草养生茶的加快发展,为中国茶业的全球化新型市场开拓创造条件。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2. 产品制造能力


产量。2015年,干毛茶产量227.8万吨,比2014年增加18.6万吨增8.9%。特别是贵州一省增产4万吨,福建、四川、云南各增产2万吨以上。除此之外,六大茶类全面增产,其中,白茶增产50%以上,红茶、黑茶和黄茶也各增产10%以上。


产值。据初步计算,2015年,干毛茶产值1519.2亿元,比上年增加170.1亿元,增12.6%。其中,名优茶产值1038亿元,增加145.4亿元,增16.3%;大宗茶产值481.2亿元,增加24.7亿元,增5.4%。贵州、四川、浙江和陕西干毛茶产值分别增加49.8亿元、27亿元、18.6亿元和16.5亿元。


企业。目前,全国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8万家,平均年加工能力15吨,精加工厂1100多家,平均年加工能力500吨。除此之外,茶饮料,多样花草茶,茶提取等多种产品形态的制造能力快速提升。


装备。我国有不同类型的茶叶机械企业120 多家。从茶园管理机械,到多样化产品生产工艺设备的技术创新,支撑着我国茶产品的多样化创新与制造。我国的茶包装设备成套创新,在全球具有极大的领先优势。由于我国茶叶原料及产品的多样性要求,为我国茶业装备创新创造了广阔市场。


3.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我国的茶叶人才培养分三个层面:一是传统的大学教育如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都建有学科齐全的学科体系与人才科研培养体系。在我国,主要的茶叶产区的农业大学都设有茶学专业。二是民间的各类茶业培训机构非常活跃。如依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和先进的教学实践方法培训各类人才。三是各类社会培训层出不穷。正规大学与研究机构为主体,民间协会培训与茶文化的普及相结合,综合性立体化的培训体系已经形成。


科技创新。首先,科技投入支撑科技创新。我国茶业科技创新实现的是政府支撑、大学科研机构主导实施、龙头企业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其次,实现茶产业全产业链的整体创新。有面向种质资源的,有面向产品研发的,有研究茶园管理的,有新产业化模式创新,有新加工技术与装备创新等等。第三,科技创新成为传统茶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茶产业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茶产业新型产业创制与外延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新型茶产业快速发展。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新业态创新。一是产业化模式创新推动传统茶业加快变革。原料基地园区化,茶园原料生产基地化与龙头企业相结合,正在成为我国茶业产业化模式的主体。二是新型市场业态不断发展。传统茶业与互联网相结合,传统单一的批发市场业态正在被多元市场取代。茶交所、茶电商、平台化茶业全球大市场正在引领茶业发展。三是新型产业不断创制。茶业与文化的结合,加快了茶周延产业的创新,产生了新型茶产业。在此基础上,茶业外延产业的不断创新,如茶具、茶服装、茶装饰、茶体验旅游产业等等正在形成新型茶产业。茶产业服务的产业化正在形成新型茶产业集群式发展。四是茶产业多功能化创新推动产业融合,茶园与农业旅游的有机结合,拓展茶业多功能性产业资源,推动以休闲体验为主体的新型茶产业的创新发展。


4.现代装备


全又广。一是不同茶类有不同的加工设备,绿茶、黑茶、红茶、普尔茶、花草茶等等都有加工机械与之配套。二是茶产业全产业链不同加工环节的加工技术不断创新,从育种、苗木繁育及茶园管理,不同产品形态的创新、茶产品的包装技术等,各类机械设备样样齐全。三是不同层次,不同品种,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加工设备支撑区域茶产业的发展。


全球领先。由于我国茶叶制造的基础与主体原料是绿茶,绿茶又具有多样性的品种特点,中国的绿茶在杀青、揉捻、成形、烘干、提香等环节的加工设备全球领先。除此之外,由于我国茶叶有不同形状,不同原料生产不同产品的技术要求,我国绿茶加工单机组合、整套设备配套能力、设备智能化等方面具有全球竞争优势。


一权独秀。特种茶加工技术与设备一权独秀。乌龙茶、黑茶、花草茶等类产品加工是中国特有的。它是上千年来,人们制茶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是我国不同于其他国家茶业发展的最集中最显著的特点,也是未来发展的产业优势。


成套。一是我国茶叶加工设备,从原料到成品加工,从成品加工到终端产品包装是配套的。二是成套技术设备是中国茶业技术创新的最大特点。从成品到深加工,从原料生产到不同产品形状的包装技术,无论技术设备还是相关材料都是配套自成体系。从终端产品出发,从加工到包装材料的配套,样样齐全。第三是加工技术及材料的配套与成套装备的供给是我国全球茶叶加工装备供给的巨大优势。


智能化。一是是单机的智能化。如同一原料,可依据市场的不同,生产不同类型或者形状的产品,包装成不同的产品形态。靠单机的智能化来完成的。二是全自动智能化的茶叶加工机械流水线正在成为我国茶叶生产加工的主体,已经成为我国茶业装备的未来发展方向。茶业装备的智能化是推动我国茶业由生产导向型茶业发展向市场导向型茶业发展,由规模化制造向个性化制造转型的技术支撑与装备基础。三是中国茶业智能化正在与国家整体的物联相衔接,形成全产业链的整体的智能茶业。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5. 茶文化


悠久。从神农尝百草得茶而解之从而发现茶叶伊始,到陆羽著《茶经》,到来二十一世纪的茶业繁荣,5000多年中华历史的长河中,茶叶与人们生活紧密相连。从茶叶解毒到茶产业的繁荣,从喝茶解渴到品茶养生,不仅促进了中华茶业的广泛发展,也形成了独特的茶叶发展历史。中华茶文化的传播不断丰富与影响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


多彩。中国的茶文化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相比,中华茶文化在多层面上展现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与新型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与人们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息息相关,茶文化的时代演绎,促进茶文化艺术化创新发展,已经成为人们重新品味茶业重要性的认识视角。这是中华茶文化不同于其他民族茶文化的显著特征。


融合。中华茶文化的融合发展在三个层面上来展开:首先,茶文化与茶产业的结合。一是茶文化为茶业发展提供传播平台,文化引领产业发展;茶产业的发展承载和传播着茶文化元素,展现着茶文化的风姿;二是茶文化与人们生活的结合。茶是人们交往,礼尚往来重要的礼品,传递着人们的友好与情意,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伦理情怀;三是茶文化与茶文化产业的结合。茶具、茶器、茶叶包装、茶叶装饰产业的发展与繁荣是茶文化元素在产业中的充分体现。


创新。中华茶文化在传承与开放中不断创新。一是在传承茶文化历史元素中,吸取时代精华,展现时代风貌,体现时代感。二是在对外开放中,注重与多民族茶文化的交流比较,与世界茶文化的引进结合,在比较、吸收、交流中创新。三是茶文化紧紧与产业创新融合,推动茶文化创新。第四,面向全球,在中华茶文化的输出与传播中等到创新。这是中华茶文化包容性创新的最集中体现。


二、打造中国茶业全球优势


1.创建品种资源优势


加快传统茶种质资源创新。茶树品种的选育要坚持三个面向:一是面向与适应机械化作业,顺应智能茶业发展方向;二是面向全球区域市场对茶叶色、香、味、形个性化要求与养生需求;三是面向其它产业对茶多功能成份的需要。新型茶树品种资源的创新必须与这三个需求相结合。


拓展与配植养生茶新茶业资源。养生是未来茶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茶的本质。以中药材及新型功能性的植物资源为基础,创建养生茶产业是未来茶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自古以来,中国的中草药及功能性植物分布广泛,品种丰富,具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加快发掘与创新药食两用新型种质资源,在品种选育、种质资源创新等方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资源优势引领养生茶产业的全球优势,是我国茶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以科技创新推动资源创新。茶产业种质资源的创新,要强化全国地方种质资源的保存、整理与利用,引进国外优质的品种资源,运用多样化的“高、精、尖”技术手段,资源创新与产业创新一体化,传统茶树品种资源与养生茶新型资源相结合,逐步形成面向未来的新茶业种质资源全球优势。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2.打造优质产品制造优势


创建优质原料基地。总体来说,一要高产,二要优质,三要高效,四要生态。优质的原料基地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无性系为主体的茶园基地,基地实现园区化。二是具有生态化园区特点,逐步实行山区有机化茶园发展。三是茶园的发展与设计要适应机械化采摘与管理,茶园景观化,茶叶生产与体验休闲相互融合。四是茶园建设要与茶叶加工产品的市场方向一致。


创建智能茶业。未来,茶业全球竞争力与全球市场的占有能力取决定于三个因素:一是面向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制造能力;二是具有整体经营体系不断优化与综合经营成本降低能力;三是产品制造面向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映与实现能力。要实现三个能力的发展目标,必须推进茶业智能化,创建智能产业,实现智能制造。首先,要实现茶业的信息化。其次,要实现茶叶加工工艺流程的智能化。第三,广泛应用现代物联技术,大力发展茶产业物联智能连接,实现茶业与社会经济生活智能互联互动。第四,推进管理的智能化。


创新用户制造,推动制造转型。传统的茶业制造是以生产制造供给需求市场。现代制造是“用户制造”,以需求引导制造,用户参与制造,制造为需求服务。“用户制造”解决供给与需求,生产者与用户的矛盾,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达到提升与形成全球制造优势的目的。如何实现“用户制造”?首先,实现区域化制造。所有制造必须与区域的人群市场、经营企业相结合。其次,推进全产业链用户制造。引进区域经营者、消费者参与茶业制造。第三,建立需求研究,产品研发,市场试销及产品消费体验本结合的新型产品制造模式。


3.提升优势产品战略地位


我国区域性自然气候条件与其他国家显著不同。不同区域也具有多样性特点。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性格,自然条件,饮食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全球独特的茶门类。这些茶叶门类是我国茶产业全球优势的基础。


打造绿茶优势。重点是:第一,重视生态化有机绿茶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适宜绿茶的品种选育。第二,强化绿茶原料生产工艺创新,确保原料成品质量。第三,创建智能绿茶制造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智能制造,降低加工成本。第四,创新区域化产品制造。面向全球区域市场,传播绿茶健康理念,推进面向全球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不同饮茶方式与习惯的产品个性化创新与制造。


打造特种茶优势。微生物发酵食品对人类健康的有益作用是被科学研究反复证明了的。黑茶、普尔茶、白茶等发酵茶是我国独有的茶叶门类。提高发酵茶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地位,加快形成中国发酵茶在全球的优势,对推动我国茶业为全球制造这一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首先,加快培育发酵茶全球化产业化制造基地。其次,推进主要工艺流程特别是微生物发酵的技术创新,推进基础原料生产的工厂化与标准化。第三,面向区域市场,推进个性化的制造。第四,推进产品功能向更健康、更方便、更养生的产品制造方向发展。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打造智能装备创新优势。智能茶业装备创新的方面与重点是:一是茶园智能管理与机械化采摘;二是茶叶原料从鲜叶分拣到原料加工,实现全自动化工艺流程制造;三是依据市场需要,在产品类别、产品形态、原料拼配、包装形式实现面向市场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化产品生产。以推进智能茶业为平台,大力推进智能装备在茶全产业链中的广泛应用,提升我国智能装备的全球优势。


打造茶文化产业优势。其基本的方向是大力发展茶叶的文化属性,发挥我国茶文化元素多元化的优势,推进以茶文化元素为主题的产业创新。一是要推进茶具、茶器精品化。精品是时代特征、艺术美感与生活气息的有机融合。二是推进茶文化元素衍生产品的创新,推进产业化。开展茶饰品、茶服装、茶道器具的创新。三是要创造以中华茶文化元素为主体,结合人类休闲式茶文化生活方式需求,创造雅俗共享的生活方式,以雅致的茶文化引领现代生活。


4.推进茶产业集群化发展


产品多元化。在大力提升绿茶、特种茶全球优势的同时,大力创新关联性产品,加快传统茶的功能化创新,同时,大力发展花草养生茶。


市场多元化。面向全球,以市场的区域化为基础推动全球化市场。坚持茶业与区域特色市场相结合,与区域人群市场相结合,与区域集团市场相结合,与区域茶应用市场相结合,由此形成立体的综合性的市场集群。


产业多元化。强化多元发展,推动单一传统茶业向多元现代茶业发展的转型。强化主导产业,通过主导茶业的做大做强,发挥主导产业的引领与聚焦作用。创新周延产业,扶持周延产业成为茶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使周延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同时,为主导产业的壮大创造条件。建立产业转型机制。依据市场的变化重新定位服务对象,分析对象需求,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以支撑体系的创建促进集群能力的提升。


主体多元化。茶产业的经营主体有不同性质的,有不同产业环节独立与合作经营的,有国内与国际相结合的。鼓励不同主体依据不同产品,不同市场的特点,开展全球市场。


三、创建全球茶中心,引领全球茶业大发展


伴随着全球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及其中心功能加快转移,全球茶业中心正在由茶消费地向茶原产地位移。这是全球茶业发展的大事变,也是千载难逢的产业发展大机遇。这一趋势正在加速。


中国有5000多年的茶业发展历史,是茶的发源地。随着我国茶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在资源、制造能力、市场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及茶文化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全球优势。中国茶业应该紧紧抓住全球茶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顺应全球趋势,去迎接这一历史性的全球茶业大变革,进一步创造全球优势,引领全球茶业发展新潮流。


1.打造制造中心


全球茶业制造中心的建立与形成是推动中国茶业全球制造的引领性茶产业工程。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创建一批现代茶业制造基地。制造基地的创建要体现以下要求:一是实现原料园区化与基地化。按照生态有机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的要求创建优质茶园;二是创新制造方式,推进按需制造。构建全球区域市场需求+产品研发+产品制造+原料加工+原料基地的制造方式;第三,提升产品制造能力。核心是打造智能茶业,以茶业智能化发展,实现加工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形成低成本优势,除此之外,通过推进智能制造,提升资源转变成产品,依据区域市场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产品制造的能力。


做好全球化产业布局。全球化的产业布局是茶业全球制造能力的区域性布局与配置,同时,也是市场区域化的具体措施。全球化产业布局应该做好三个结合:一是与区域市场需求相结合。产业布局的最终目的是占领区域市场,区域市场的特点决定产业布局的具体内容。二是与中国茶原料、产品制造技术输出相结合,体现中国制造优势。通过管控基本核心原料与核心技术配方,推动传统制造向高端制造方向跨越。三是与中国装备输出相结合。以制造工艺装备及加工技术的标准化,推动区域市场产品制造的标准化,以标准化技术引领全球市场。


技术创新支撑全球制造。一是推动智能茶业制造。智能化制造的核心是机械化与信息化在茶业制造中的广泛应用,其目的是降低加工与运营成本,管控质量风险。智能化制造推动茶产业面向市场需求,实现由规模化向个性化定制制造,由生产型制造向消费型预制造,由单一环节制造向全产业链合伙制造转型。二是支撑创意引领制造。智能化将成为创意制造的关键技术支撑,推动创建“创意”到“市场组织”再到“制造委托”新型的市场运营方式。三是科技创新成果推动新型茶产业的形成。茶文化的产业化创新,推动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茶内含物质的功能化创新,推动茶应用产业的形成。包装技术、茶叶深加工的技术支撑、市场化与用户体验的技术的创新都将成为茶新型产业发展的动力。


2.建设龙头市场


向全球开放。龙头市场是为全球茶商提供茶业买卖及其合作的服务平台。向全球开放,首先,坚持三个面向与三大对接。面向全球茶产品生产企业,面向全球采购企业,面向社会公众,以市场平台对接全球用户。其次,以服务创新推动全球开放。服务创新在于明确市场服务对象,分析市场主体交易需求,通过服务产品的创新,实现全球开放。第三,实行“大进大出”,向全球开放中国市场。鼓励中国企业,面向全球茶产区,加大茶品质特色鲜明,成本竞争优势明显的原料形态产品的采购规模,与国内成品加工技术相结合,促进与扩大茶终端产品出口。鼓励中国装备企业,发挥中国茶业技术优势,加大高新技术全球输出,以“大进大出”助推龙头市场的全球服务。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开展全球协作。全球化龙头市场的创建要“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相互协作”。首先,信息共享。构建全球市场间信息互联机制,促进全球茶叶市场之间信息交换;其次,资源共享。以服务全球市场主体为宗旨,共享全球市场主体资源,建立充分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共享平台;第三,功能协调。推动市场功能全球分工,实现全球市场交易、批发、拍卖、咨询服务等功能的有机结合,由此,实现龙头市场在全球各类市场功能相互配合中发挥龙头作用。


创新服务产品。市场的服务产品是市场功能的表现形式,服务产品创新是市场功能创新的实现途经。要做好服务产品的创新,首先,要明确服务产品创新的目的。在于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升市场主体经营效益,提供超额价值服务。其次,准确把握市场主体在不同时期的经营需求,在此基础上,实现由经营需求分析到服务产品化创新的转变。第三,以服务产品的推广,实现为市场主体的有效服务。


构建支撑体系。首先,强化技术支撑。运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市场运营信息化。实现网上订购与网下体验一体化,电商与微商相互结合。其次,加强人才支撑。培养全球化经营人才,引进、培养、组建相关经营创新团队,提升经营人才全球经营能力。第三,创新综合服务。围绕茶业运营的全产业经营需要,开展金融创新服务。创建跨区、跨境物流及外汇结算代理平台。引进国际物流代理服务。第四,加快创新政府的公共政策服务机制。强化便利、快捷、安全的通关服务。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3.茶文化全球传播


中国茶文化的全球推广与传播要实施国家行为。这是由“中国茶”的文化价值所决定的。“中国茶”作为人类交流的友好使者,承载着人类未来生活希望。茶促进人类健康,茶文化传递人类文明,是人们实现幸福健康美好生活,增进相互交往的最好载体。“中国茶”作为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助推剂,服务当代中国全球化的伟大实践。


在全球推广传播“中国茶”公共品牌。首先,诠释核心价值。从茶与人类发展的健康价值,文明传承价值,生活方式创新价值的视角去把握“中国茶”的核心内涵。其次,提炼核心元素。从历史渊源、人类文化交流、促进人类健康、推进文化融合多维度提炼核心元素。第三,面向人类共有的文明进程,从观念形态、生活观念等高端与顶层观念占位出发,推广与传播“中国茶”公共品牌。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发展战略


推进中国茶文化产业全球输出。首先,借助相关产业的全球输出,通过中国茶文化元素的产业植入,充分展现中国茶文化的精髓,实现产业全球化助推文化全球传播;其次,配置与发掘中国茶文化元素的产业资源,创新茶文化产业,大力发展以中国茶文化元素为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如茶装饰、茶用具、茶服装等等;第三,大力发展以中国茶文化艺术化的文化产业传播。推动茶文化艺术化表演以及茶器具与茶礼品的全球输出。


推动茶文化全球融合创新。以推进茶文化生活化与艺术化为重点,通过茶文化的生活化,广泛开展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茶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茶文化深度融合,不断创新多彩的中国茶文化。


创新中国茶文化全球推广与传播方式。重点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传播形式,传播内容,传播载体,传播主体,传播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广泛创新。首先,树立传播优先观念。以“中国茶”公共品牌的推广,引领茶产业的全球输出;其次,做好产业跟进。茶文化传播的目标是为茶产业输出服务,以文化传播促进产业发展;第三,创建立体多样化的传播体系,建立出版、礼品赠送、各类论坛平台、及国家公共平台的传播。第四,国家奖励传播。创建国家传播与民间传播相结合,形式传播与产业传播相融合的综合性的传播体系。


四、政策建议


实施中国茶业为全球制造,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发展的、产业的、社会文化多层面上做好顶层设计。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加快培育与孵化全球化经营主体,创新全球化服务支持体系,实施全球开放发展战略。以文化全球传播与产业全球输出相结合,促进这一宏伟工程的早日实现。


文章来源:中农促茶产业分会


作者:刘年艳/农业农村部研究员,高级茶叶专家,乡村振兴研究专家


上一篇:广西茶叶有哪些(广西有什么好茶叶)

下一篇:天柱剑毫茶是如何制作的

猜你喜欢

“同布一方席,共饮一杯茶。”茶频道24节气之“惊蛰”云茶会举行

“同布一方席,共饮一杯茶。”茶频道24节气之“惊蛰”云茶会举行

2022-08-30 363
喝茶的人都须知道【鸭屎香】全部的秘密

喝茶的人都须知道【鸭屎香】全部的秘密

2023-02-25 268
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沉默、一种忧伤、一种落寞

茶是一种情调、一种沉默、一种忧伤、一种落寞

2022-06-30 431
三鹤六堡茶特级新品「陈香」预告

三鹤六堡茶特级新品「陈香」预告

2022-08-16 464
红茶泡牛奶是先加牛奶还是先加红茶牛奶红茶的正确泡法

红茶泡牛奶是先加牛奶还是先加红茶牛奶红茶的正确泡法

2022-09-30 929
分辩铁观音好坏的小窍门(分辨铁观音好坏的小窍门)

分辩铁观音好坏的小窍门(分辨铁观音好坏的小窍门)

2022-12-24 967
关于普洱茶“龙珠”或许你知道的有点少

关于普洱茶“龙珠”或许你知道的有点少

2022-08-08 180
泡茶和煮茶有什么区别

泡茶和煮茶有什么区别

2022-12-09 305
送朋友茶叶,如何让他知道礼品很贵重呢?

送朋友茶叶,如何让他知道礼品很贵重呢?

2022-07-16 757
中茶新品 | 2021中茶7541:经典配方,香浓韵长

中茶新品 | 2021中茶7541:经典配方,香浓韵长

2022-08-28 211

普洱茶正品商城

买普洱茶·上茶窝网!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优惠多多

马上去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