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中的确含有糖类。包含单糖、寡糖、多糖及少量其他糖类。
其中单糖和双糖,是可溶性糖的主要成分。这些才是茶汤中的糖。
可溶性糖,是茶汤滋味和工艺香气的来源之一,其甜味,对茶的苦涩滋味,有掩盖和协调作用。
茶叶糖类物质占茶叶干物质20%-25%,主要有纤维素、果胶、淀粉、葡萄糖、果糖,各种含量因茶类所含比较不尽相同。茶叶糖类的高低是衡量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因子,特别是好茶果胶的含量更高。
水溶性果胶素的髙低,能够有效改善茶汤的粘稠度,明显提高干茶条索的紧结度和油润度。在黑茶的陈化过程中,其耐泡度和甘甜度的提高,与不溶于水的多糖、降解为可溶性的糖类密切相关。
在《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可以查询到能使我们在茶汤中感受到甜味的物质有三类:1、以游离态存在于茶叶中的单糖和低聚糖(可溶性糖);2、带甜味的氨基酸;3、儿茶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产物。而这三类中占据主要的是第一类,即以游离态存在于茶叶中的单糖和低聚糖,是茶叶回甜的主要原因。
糖类物质不仅仅为茶树提供贮藏养料和骨架,也是茶叶内重要内含物的前体。且茶叶被采摘后,茶叶依然进行呼吸作用,此时消耗的能量来源于糖类物质。
所以喝茶味甜,不用过于担心,茶内的活性多糖(指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果糖、木糖、半乳糖及鼠李糖等组成的聚合度大于10的聚糖。)这类多糖具有负责的多方面的生理功能,世界各国大多在发展多糖的研究工作,而我国对茶叶活性多糖的研究相对较少。
茶多糖是生物活性高分子物质,粗老叶子富含茶多糖。国内研究最多活性多糖是人参、黄芪、刺参、真菌的杂多糖,茶叶中活性多糖最早在1985年被日本清水岑夫分离。其具有复杂的生理功能。如在治疗糖尿病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此外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辐射和治疗心血管疾病,以及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抗血栓等功效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