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生在《喝茶》一文中曾这样写道:”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鲁迅先生为什么单单赞赏盖碗呢?
盖碗唐代时已有雏形,一直到清代定型,小小盖碗穿越数百年才有今天三位一体的模样。
相传,在唐德宗时,有个女天才崔宁被认命为当时的西川节度使兼成都府尹。崔节度使有个非常可爱的女儿,且十分非常喜欢喝茶。有一次她在喝茶时,由于茶碗盛了热水,不小心就被烫到了。于是崔节度使在想,如果能有一个小小的碟子来放茶碗,喝茶时就能避免手指和茶碗接触,也就不容易被烫到啦。当有了这个很棒的创意之后,她就连忙找了工匠来沟通、设计、制作,于是~用茶碟承载茶碗的喝茶方式就开始逐渐流行开来。后经过不断改良,就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盖碗。
唐代人们流传的喝茶方式是煮茶,宋代流行点茶,到了明清,饮茶习惯逐渐变为冲泡,随着饮茶习惯的逐渐改变,促使盖碗也相应发生了变化,杯盏出盏拖之外,出现了盖子。
盖碗由茶碗、茶盖、茶船(又称茶托)三件套组成。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因此又称“三才碗”。小小茶具寄寓了天地宇宙,也包含了古代哲人讲的“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的道理。(可以看出,古人对于器具的文化底蕴)
盖碗形成之初不是用来冲泡的,开始时做为饮用的杯子,后来发现若将盖碗作为茶具使用,非常实用。看汤色,辨浓度,观叶底,简单、明了、真实,因而盖碗演变成了冲泡茶具。
盖碗一器两用,泡茶时不会串味,便于出汤也适合泡任何种类的茶,打开盖碗,沁人心脾的茶香扑面而来,观赏起茶叶和汤色也别有一番情趣;品茗时:不必全揭盖,只需半张半合,茶叶既不入口,茶汤又可徐徐沁出。
盖碗的摆放也充满着学问,老茶馆中的茶阵暗语就是根据茶具摆放方法加以区分。看似不经意,实则透玄机。
1、茶盖朝下靠茶船含义:堂倌,添水。用这种方式请堂倌单独为客人添水,一般只能添两次。
2、茶盖上放片树叶等小物件含义:暂时离开,莫收盖碗。老茶馆一般是先付钱后喝茶,客人有事想暂时离开,可以在茶盖上放片树叶或者其他小东西。
3、茶盖朝外斜靠茶船含义:外地人,有困难。旧时很多帮会的人爱泡茶馆,如果外地帮会的人遇到什么困难,需要找本地帮会的人寻求帮助,就会如此摆放茶具。
4、茶盖立起放茶碗旁含义:钱没带够,要赊账。表示熟人喝茶时忘了带茶钱,如有朋友在场,为了避免尴尬,可以此示意茶馆老板,先赊着茶钱。茶馆老板也不会点破,给客人留面子。
5、茶盖朝上放进茶碗含义:可以收桌子了。告知茶馆老板,已经喝完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