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在饮茶这件事情上,茶客们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冲泡方法,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煮茶和泡茶了,这两种不同的喝茶方式,各有各的魅力,也各有各的特点。
一、煮茶和泡茶的区别
煮茶和泡茶,归结起来,主要有3个方面的不同:
01、历史起源不一样
说起来,煮茶比泡茶历史还悠久。
据考证,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有了煮茶法的记录,当时的煮茶称为“茗饮”,更多是和葱、姜、桔皮一起煮,偶尔也会和菜粥一起煮,称为茗菜或茗粥。
后来在唐朝时期,煮茶法开始兴起,“茶圣”陆羽结合先人经验,经过实践,提出了新的煮茶理论和方法,逐渐有了炙烤茶饼、研磨成茶末的抹茶煮法,有了较为讲究的“三沸”之说。
一沸时:风炉上架好茶釜,加水煮至初沸,放入适量盐巴。
二沸时:用勺舀出一勺水备用,储存至“熟盂”中,茶釜中放入适量茶末。
三沸时:将刚舀出的水重新倒入茶釜,使水不再沸腾,起到“止沸育华”的作用。
至此三沸之后,茶便煮好了,准备好茶碗,用勺子舀入茶碗即可品饮。
可以说,煮茶法在盛世大唐期间,变得越来越创新和精致,一时间开创了饮茶新风尚。
而相比于煮茶法,散茶冲泡法就出现得比较晚,在明朝中后期才开始兴起。这时候在明太祖朱元璋的影响下,饮茶方式化繁为简,舍弃了很多繁杂的步骤。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所言:
“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
这时候不再有“三沸”之说,茶具也简化了不少,以小为贵的茶壶成为了“时代新宠”,开始流行用散茶+茶壶冲泡的「壶泡法」,泡茶的方式逐渐变得与现代无异。
02、适合的场景与心境不同
相比于煮茶,泡茶的适用场景更广泛,更随心,也更灵活:
平时家里来客人,随手泡上一壶茶就能招待;
出去旅游,也可以泡上一瓶冷泡茶带在身边;
自己独处时,也可以慢慢泡上一壶茶,细细品味;
朋友送上好茶时,更是可以坐下来慢慢享受整个泡茶的乐趣,细细品位好茶泡出的茶韵。
而煮茶的场景就比较简单,常常是为了图方便省时,比如客人比较多时,泡茶比较慢,又分不均匀,这时候煮上一大壶茶,就够好几个人喝。自己一个人喝时,煮一大壶甚至可以喝一整天。
另一方面,在冬天天冷的时候,也会有更多的人选择煮茶,听着咕噜咕噜的煮茶声,看着热腾腾的茶气飘荡,无形中就让人感到温暖。
总之,两者相比,泡茶比煮茶更具有仪式感,也适合每一种茶类。而煮茶则更加生活化、简单化,除了对茶的品类有要求,几乎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讲究,适合不太会泡茶的小白。
03、 投茶量与口感香气的不同
煮茶和泡茶两者方式不同,因此投茶量和出来的口感也是不一样的。
煮茶,顾名思义就是茶与水不分离,经过沸腾,保持着较高的温度。
煮茶的优势,在于需要高温和时间才能释放的茶内质,滋味浓郁醇和,汤水稠厚柔滑。劣势是会损失掉一部分不耐高温的香气和滋味。
也因此,煮茶的投茶量不宜多,一般可以减至平时泡茶量的2/3甚至更少,否则就会煮得太浓。具体的最佳滋味可以在实际中慢慢摸索,不断调整适合自己的茶水比例。
而泡茶呢,水与茶接触的时间较短,水温也能精准控制,泡茶的优势是能充分展现茶的香气和滋味,可以品味第一道茶汤和尾水之间的美妙变化。劣势是,汤水不如煮出来的稠厚,冲泡的过程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泡茶的投茶量,根据不同的茶和不同人的口感喜好,没有统一的标准,不过常用的经验是:松散轻盈的茶叶放多一点、紧细略重的茶叶放少一点。
二、适合煮的茶
虽说煮茶可以激发茶叶中精华,煮过的茶汤也会更加的温润、柔顺和醇厚,但并不是什么茶叶都适合煮着喝。
因为茶需要不断地高温烹煮,所以像不发酵茶、微发酵茶(发酵度10%-20%)、有鲜嫩茶芽的茶就不适合煮着饮用,比如绿茶、新白茶等等,否则就会破坏一些茶叶内富含的有益物质。
用来煮的茶,一般适合选条索相对粗老、粗枝大叶的茶,这类茶内含物质相对更加均衡,贮存的糖分也比较高,煮出来不会过于苦涩。
常见适合煮的茶有以下这些:
①半发酵茶类的乌龙茶,特别是陈年乌龙,煮出来茶汤浓郁,适合“重口味”的茶友。
②陈年老白茶,特别是三年以上的寿眉,可煮出橙黄透亮、稠滑甘醇的茶汤。
③ 后发酵的普洱熟茶,这类茶算是最适合煎煮的茶了,普洱茶汤陈香浓郁,滋味醇厚,不仅耐煮也耐喝,煮出来的普洱浓郁的口感可以持续释放挥发,一群人一起饮用也能喝很久。
此外,一部分发酵的红茶也是可以煮着喝的,甚至可以加入牛奶或干花等,调饮成花茶。但要注意煎煮时间,煮太久的话,容易过于浓郁且变得苦涩。
“泡茶泡其锋芒,煮茶煮出精华”两种不同的泡茶方式,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偏好。
在一些特殊的时间和场合,或偶尔想偷懒的日子,可以用煮茶代替泡茶。或是在还不熟练用盖碗泡茶的时候,将煮茶作为一个过渡的方法。但老茶友们都知道,泡茶的那种依然自在、优雅闲适、丰富滋味,是轻便的煮茶永远无法比拟的。
而优质的茶,往往需要通过不同的冲泡法,来展现它独特的内质和层次感,这才是对茶的真正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