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的健康养生价值自古便被大家熟知,它散发出芳香扑鼻的香味和历久弥香的陈韵让广大朋友们都心生喜爱。
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栽培的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hachi’)(大种油身 品系、细种油身品系)的果皮经晒干或烘干,并在保护区域范围内贮存陈化三年以上称为新会陈皮。按采收加工时间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二红皮)和大红皮(红皮)①。
不同的皮种,其药理药效都存在不同差异。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柑青皮的秘密吧~
对于什么是“青皮”,《中国药典》定义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和陈皮同源于柑橘,一般是采摘7~10月未成熟的青柑皮制作而成。
青皮外表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有无数微凹入的油室,不显皱缩。内表紧密光洁,雪白,淡黄白至棕红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
青皮入药的历史,到宋朝才有记载。在宋代以前,还没有“青皮”这味药。宋以前的医药经典中,只有“橘皮”一词。
后来宋朝医家发现,未成熟的橘皮与成熟的橘皮相比较,药性不同,于是就有了黄橘皮(陈皮)、青橘皮(青皮)之分。
上文中提及的黄橘就是陈皮,青橘就是青皮。到了金元时期,陈皮、青皮就已经分的很明确了。
金元时期的张元素著有《珍珠囊》一书,他的徒弟李东垣著有《用药法象》,李东垣的徒弟王好古著有《汤液本草》,三人一脉相承,总结了青皮的用法:“陈皮治高,青皮治低”。
受柑橘生长规律影响,青皮内囊紧密,皮身比其他时期采摘制成的陈皮更薄,且糖分含量低,在日常保管上,同样的仓储条件下,青皮也比二红皮、大红皮更容易避免霉变,虫蛀的情况。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杨太后治乳疾”典故,民间也有数百年应用历史,宋朝的药典《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就这样记载“今医方乃用黄橘、青橘两物……而青橘主气滞,下食,破积结及膈气方用之”。
青皮香气浓郁,与二红皮、大红皮相比,青皮挥发油含量更高,仅仅是闻着,也能让人心旷神怡。
青皮
日常生活中可以将青皮放在车上,在长途颠簸中,可以安享时光。而在泡茶、日常膳食等方面,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和认可......
青皮不常用,但很有用。
在家里备上一些
青皮、二红皮、大红皮总该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