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里,诗歌变现最难。
所以有诗人称:这是个饿死诗人的时代。
相对而言,书法家与绘画家比较好,一旦有了名气,或者写的好了,书法作品与绘画作品变现是很容易的。
成名的书法家,作品卖上万,几十万,感觉很正常。
可年纪轻轻的人,书法作品能卖上价格的,真的不多见。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位奇特的书法英才,他在二十多岁时,就靠书法赚得了七套房子……
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毕竟,对于广大书法爱好者来说,靠写字卖钱,增加些点额外收入尚有些困难,更何况于发家致富乎,更是不太现实了。
这位年轻的书法家叫王泽芳,27岁时就凭借自己写的书法作品买了7套房子。
王泽芳,字千水,现号雅水塘主人,曾号劲笔斋主、晴雲阁主、晴雲山房主人。1975年生,湖南双峰人。师从刘玉璞,问学于李铎、霍春阳、张立辰诸先生。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湖南省青年美协副秘书长、湖南省美协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书画家。
作品荣获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书画大展金奖、中国美协与中国国家画院“诗书画印艺术大展”银奖,入选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林散之奖”南京书法传媒展、“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展。荣膺团中央授予的“全国乡村文化名人”称号、全国总工会“五一文化奖”,2015年获“湖南省十大青年书法家” 称号等等。
他初中未上完就因贫困而辍学,工作不到两年因单位倒闭而下岗,苦命打工又处处受挫,可他凭着对书法艺术的苦苦追求,在逆境中艰苦磨砺,终于成为一名有影响的书法家,最近,不到30岁的王芳泽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二部个人书法专集。
王芳泽,出生于双峰县杏子铺镇溪口村。小时候,他一家五口全靠父亲下井挖煤的那点辛苦而微薄的工资度日,初中毕业后,因为家境贫困,他被迫辍学了。出了校门后,王芳泽先后到湖北、广州等地打工当苦力,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后来,不幸还下了岗。
好在,他从小在父亲的熏陶下练习书法。因家里穷,买不起好纸好墨,父亲常在外弄些废旧的纸张回来供他练字。
下岗后,王芳泽便拿起毛笔作诗、写字。说来也怪,只要拿起毛笔,所有的烦恼便丢到了九霄云外。他用自己多年辛苦积攒的钱求学于当地的欧阳梦轲先生,学习字画装裱,后来又到北京荣宝斋学习古字画揭裱、鉴定。后来,他拜访了中国书协顾问、著名书法家李铎先生。李铎先生没想到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在传统与现代之间,雅与俗之间,王芳泽有着良好的悟性。楷书与行草书互通互融,节奏明快,个性彰现。”于是欣然收他为弟子。
婚后,他抱着对书法的一腔热血,和妻子筹集了两千元钱,在县城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装裱店,同时还销售自己的作品,生意还算过得去,
随着文化艺术市场的回暖,全国各地书法展览比赛也迅速兴起,王芳泽利用闲暇时间写了一些书法作品,积极投稿参赛,随之而来的便是获奖、入展的喜讯。
此时,命运之神正悄悄的向王芳泽走来,这便是他人生的第二次转折。
王芳泽经营的装裱店有一位老顾客,他叫张良玉,多次购买王芳泽的作品,还介绍其他人来买。因此,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有一次,王芳泽邀请张良玉到家里吃饭,张良玉提出要给他出一本作品集,让更多人知道他。话过没几天,王芳泽便收到《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奖》金奖的获奖通知。收到消息后,张良玉便与王芳泽一同前往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领奖。
也正是这一次领奖,王芳泽认识了李铎、欧阳中石、胡抗美等当代一流书法家,获得了向他们请教的机会。领奖回来的途中,张良玉便给了王芳泽一个惊喜,表示要送给他一套180平米的复式楼。当然,房子不是白送的,条件是给他写300件书法作品。
当时,王芳泽不敢相信,书法竟然能换房子。后来两人达成一致,于是他有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同时他人生中第一本作品集也出版了。
毕竟这是一次国家级大奖,回到湖南后,王芳泽获奖的消息迅速传开,加之作品集的出版,他的名气大噪。原来生意不怎么好的装裱店也火爆了起来,作品也从几百元涨到了几千元。名利双收的王芳泽,之后又连续买了6套房子(全款),加之180平的那套,他靠卖书法买了7套房子。
那一年,他才仅仅27岁。实现了人生真正的一次飞跃。
试想想,一个农民的孩子,27岁靠个人的努力买下7套房子,这对于我们来说是羡慕的,同时也是敬佩的。
王泽芳也有自己对艺术的见解,他说:有风格,有气味,有面貌。诸体合一。学,而后化之,知其有来去而莫识其踪者,成书。古今不二。
其实,他不仅书法出彩,绘画也是一绝。
对于绘画,他也有着自己的认知:……说一千道一万,师古人,师造化。总之,画的写的要是最真的自己,我就是我,不是你也不是他。除此,均不能是一流,只能是二流或以下艺术!
小编不懂书画艺术,不过,个人觉得他的画作更书法作品更胜一筹。
可以说,王泽芳能诗、能书、能画,在这三绝里,真正给他带来名利双收的,却只能是书法。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能在一方面突出,也蛮不错的。
如今,王泽芳已经步入中年,成为名符其实的书法名家。但当年他年轻时的书法换房子的故事,依然在坊间成为美谈。
这,或许就是艺术经久的魅力所在吧……
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遇见诗书画”公众号,
诗书画兴趣交流可添加小编wx:zuojiameng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