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武夷山是世界红茶发源地。那么,在红茶诞生之前,武夷茶都经历了什么?武夷山的制茶技术又是怎样演变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唐·馈赠佳品
唐朝时,史书对武夷茶已有较多记载。唐元和年间,孙樵在《送茶焦刑部书》道:“晚甘候十五人遗侍斋阁,此徒皆清雷而摘,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云龛之品,慎勿贱用之。”
丹山碧水之乡正是指武夷山。唐时,武夷山尚未建县,隶属建阳。“慎勿贱用之”,表明武夷茶在唐时已作为馈赠珍品。
唐乾宁年间进士徐夤的《尚书慧蜡面茶》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蜡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糟和碾沉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山泉。”诗中提到唐时武夷山研膏茶和蜡面茶制作的时间和方法。
宋·皇家贡品
宋朝,武夷茶开始崭露头角。北宋是我国制茶技术大变革时期,当时的北苑茶因其品质优异而入贡。
明朝王应山的《闽大记》说:“茶出武夷,其品最佳,宋时制造充贡。”当时,武夷茶作为北苑贡茶的一部分进贡。
苏轼《咏茶诗》写道:“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这首诗记述了宋咸平年间,丁谓监制御茶大龙凤团茶和庆历年间蔡襄监贡小龙团茶,两人争相邀宠的故事。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北宋时,武夷茶已属北苑茶中珍品,继而成为皇家贡品。
元·逐渐荒芜
武夷茶单独进贡,是从元朝开始的。元大德六年,在九曲溪之四曲溪畔设立御茶园,自此武夷茶正式大量入贡。
武夷茶单独入贡后,名声大噪。但武夷山茶农也深受贡茶之害。许多茶农不堪忍受入贡的重负,纷纷离家而去,茶园由此渐渐荒芜。
明·技术革新
明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为减茶农负担,罢造工艺繁复、劳民伤财的蒸青团茶,改贡芽茶。这一改革促使一向未被重视的散茶在解除了因饼茶传统的束缚后得到空前发展。
但武夷山一向以制作龙团凤饼茶著称,所以改制芽茶的技术相对落后,芽茶品质不佳,在宫廷不受重视。
清代周亮工在《闽小记》中写道:“前朝不贵闽茶,即贡亦只备宫中浣濯瓯盏之需。”
茶叶生产持续低迷,清初武夷山著名的寺僧释超全在《武夷茶歌》中写道:”景泰年间茶久荒,嗣后岩茶亦渐生。”
在茶久荒的年岁里,茶农不堪重负,茶枯园荒,制茶技术依旧停滞不前。
正所谓“穷则思变”。制茶技术落后,解决方法不外乎是向先进的技术学习。
当时有一款比较流行的茶,名为“松萝”,属于炒青绿茶一类。据《歙县志》中记载:“旧志载明隆庆间,僧大方住休之松萝山,制法精妙,郡邑师其法,因称茶曰松萝。”
冯时可在《茶录》中记载:“徽郡向无茶,近出松萝茶,最为时尚”。
崇安县引进了松萝茶炒青的新技术,同时结合自己原有的焙制工艺技术,形成了全新的制茶技艺。由此,武夷茶的品质大幅提高,明后期出现了“武夷之名,甲于海内”的盛况。
引进松萝茶制法后,武夷茶出现了另一种现象:“武夷屴崱、紫貌、笼山皆产茶。僧拙于焙,既采则先蒸而后焙,故色多紫赤,只堪供宫中浣濯用耳;近有以松萝法制之者,即试之色香具足。经旬月,则紫赤如故。”
紫赤,是发酵茶的特点。 而松萝茶制法,主要是炒青绿茶的制作技术。这项技术掌握得好,可以使武夷茶的品质大幅提高,如果不得其法,就可能会阴差阳错催生新的制茶技术。
如采摘的鲜茶叶未及时处理,有可能发生日光萎凋,而将萎凋的茶叶再去炒青,这犹如小种红茶特有的传统工序过红锅,而后再去焙干,就会出现汤色红赤的现象。
周亮工的记载其实已然证明,在这一时期,武夷山茶开始出现茶叶发酵的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红茶就此出现。
那么,红茶究竟是在何时何地真正问世的呢?我们下期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