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的普洱茶是什么?无非是优质的原料、精湛的工艺和科学的仓储。这其中当然也包括那些老茶。
但其实细看,这三个条件都比较“泛”,我们还可以继续追问下去:什么样的原料才是优质的原料?什么样的工艺才是精湛的工艺?以及什么样的仓储才是科学的仓储?
无论是新茶还是老茶,还是普洱茶以外的其他任何茶类,不管需不需要后发酵,仓储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谈论老茶,谈论普洱茶里的老茶,主要就是谈论原料和制作工艺。
一款存放后的可以称为老茶的普洱茶,到底好不好,关键在哪里?
普洱茶讲究“越陈越香”,但是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号称时间很长的老茶,品质却不怎么样。而某一些时间还不算太长的老茶,是真的很好喝。
还有一些茶客花大价钱收藏了一款茶,但是却发现这款茶一年比一年难喝。茶客觉得不可思议,当了解了其中的原因,才明白一些茶越存越难喝也在情理之中。
普洱茶要做到“越陈越香”,存出优质好喝的老茶,最关键的在于原料是否有足够的陈化潜力。陈化潜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原料本身自带的潜力,二是恰到好处的工艺保留了、或者是加持了这种陈化的潜力。
资深茶客藏茶,首先就是看原料是否值得存。原料是底子,是基础,底子不行,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九十年代的一些老茶,距今已有快三十年了,十足十的老茶,但是很多喝起来口感也不怎么样。而往前一点八十年代的那些老茶,是真好喝,实实在在能让人体会到老茶的魅力。
原因是在七八十年代,那些新种植的茶园或者经过矮化改造的茶园所产的茶叶,大多数用来做成了绿茶和红茶,而那些深山老林、交通不便的地方所产的大树茶,大多用来做成了晒青毛茶。所以原料几乎不存在拼配或掺假的情况,实际是什么就说是什么,比较纯。
但进入九十年代,新开辟的茶园越来越多,产量也越来越大,因此慢慢的有小树茶也进入了普洱茶的制作。小树茶所产的原料虽说大多也健康,但底子薄,陈化潜力不足,因此九十年代的那些老茶,其品质大多赶不上七八十年代的。
以上是原料本身自带陈化潜力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要能陈化出好的老茶,制作工艺也十分重要,需要恰到好处的工艺,尤其是杀青工艺。
杀青工艺影响着大树茶的活性,活性足够多,后期才有继续陈化的动力。因为普洱茶陈化的本质就是以活性塑造醇厚度。
微生物在普洱茶陈化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微生物要有效促进普洱茶转化,需要获得能量,这个能量来源就是原料中的活性物质。没有活性,微生物就没有营养,普洱茶就很难「越陈越香」。
以前人们对普洱茶陈化的原理认识不足,以为普洱茶的转化主要是酶促氧化,类似红茶发酵原理。
这个认识也决定了杀青的方式:尽量保留酶的活性。所以杀青时刻意不完全杀熟杀透,觉得如果杀熟了,就没有转化潜力。
后来研究清楚了普洱茶陈化的原理,才发现这种杀青方式是错误的。为什么错误?因为这样杀青,茶叶中的糖苷酶没有失活,茶中的糖苷类就会持续被分解,导致微生物没有营养供给,所以就没有微生物转化。
于是那些炒不熟的茶,越放越淡,最终无味。
普洱茶的正确杀青工艺应该是最大量保留糖苷类,杀青时要高温快炒,让糖苷酶失活,以此保留最大的陈化潜力。
所以,一款茶值不值得存,能不能存出好的老茶,一看原料底子,二看杀青工艺。对于老茶来说,只要原料是大树茶,工艺是传统杀青、晒青工艺,在正常仓储下,品质都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