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归茶,有被比喻为临沧老班章的说法,但这个比喻说的是所处地区的地位而不是茶品的相似之处。老班章以“霸”闻名,但昔归茶是柔的,初饮时也有较重的茶气,但越饮越柔,苦涩之意隐去,汤柔气甜,五泡前适合喜爱茶气重的老茶客海饮,五泡后适合温婉的淑女饮用。注意,这个变化不是茶意变淡,只是昔归茶一种特有的品质。
昔归为临沧市临翔区邦东乡下的一个村,属于山区,海拔75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21度,年降水量1200毫米,土壤为云南常见的赤红壤。全村共160户人家,主要是傣族和彝族。茶树主要分布在村子后的忙麓山上,多是晚清古人种植的到如今树龄200多年的邦东大叶种茶树。
忙麓山,古时又叫“蛮鹿山”,很早便有人在此种植茶叶,并且茶的品质自古便有良好的评价。清末民初《缅宁县志》记载:"种茶人全县约六、七千户,邦东乡则蛮鹿、锡规尤特著,蛮鹿茶色味之佳,超过其它茶区”。
1970年由于政策原因忙麓山上的居民陆续搬到山下的昔归村并村居住,从此忙麓山成了一片远离人烟的纯粹的茶树园,那一时期昔归每年上交县里100公斤茶叶,县委只用昔归茶招待来宾,因此那时昔归茶有县委专用茶的称号。
昔归茶的优势不在于树龄,比树龄昔归最老的茶树不过250多年,在其它茶区随便能拉出千年古树的环境里根本不够看。昔归茶的优势在于茶树的生长环境是纯自然的野生生长环境,自从忙麓山居民搬到山下后山上的茶园便完全融入自然与各类植被相互生长,呈放养状态。最重要的是,昔归茶至今没有过度采摘的问题出现,懂茶的都知道云南古树茶所含有的内在物质远远优于其它地区的茶,但古茶树如果过度采摘,茶叶中所含的物质也会慢慢变少,茶气逐渐减弱,即使千年古树过度采摘也无法避免,这些年许多茶区的茶农茶商们为了一时利益好不节制的对古茶树进行采摘,甚至改变其自然生长规律,这也使得许多茶区的茶从品质上成了一年不如一年的状态。而昔归的茶只采春秋两次,许多个年月采摘下来如今依然茶气不减。
昔归古茶园是明显的人工栽培的古茶园,有些茶树在二百年前主干便被当时的培育之人砍断,百年岁月中又从旁支长出高大的枝干,以至于许多茶树长出奇形怪状的姿态,既有观赏性,又有沧桑意。
其实喝昔归的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列如我便认为初期似大半个老班章,后期似易武。但也有认为昔归茶特柔特甜或特香者,说法不一。也许真的是千人千口吧,但总体都会竖起拇指赞一声好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