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复兴,到21世纪初形成较为完善的茶文化学科,对于这样一种有数千年璀璨历史的文化资源而言,亟待大家的努力来完善、提升,从而肩负起中国茶文化复兴的伟大使命。
勉卫忠教授《中国茶事生活通论》(简称《通论》,下同)的出版,无疑是当代中国茶文化这一学科研究和复兴的重要收获之一。该书由浅及深地带领普通的读者进入一个较为完整的茶事生活世界,希望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能够了解全面的茶知识,领略悠久的茶文化,历练精湛的泡茶技艺,引导全民健康饮茶与修身养性,让茶事生活复盖全民,普及推广全民的茶事生活,提高国民审美情趣,促进社会素质教育,茶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至今,关于茶文化书籍不断问世,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各有特色、优点,然而《通论》把茶文化视为中国公民生活方式的茶事生活为视角的撰写,实属体例创新。
该书章节设计自成体系,都是作者长期在茶文化教学,更多的是在喝茶田野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逐步调整的结果,撰写过程中始终牢记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喝茶之人,不断思考如何让一个茶文化门外汉对茶产生兴趣,并短时间很快了解并积累中国茶事生活的基础知识,教给他们喝茶的技艺,爱上中国的茶事生活。另外,本书在前人茶书基础上,图文并茂、贴心延展,插入了大量与茶相关的图片,在讲述茶知识的同时,又让读者对茶的具体形态有清晰的了解。全书力求内容翔实、语音精炼,集学术性与科普性于一体。
勉教授出生于青海西宁,那里不产茶,但自古家家喝茶,他从小就受到家庭茶生活的影响,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1997年他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读书,在读本科2年级时候他到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勤工俭学,开始接触茶文化,开始发表茶文化的散文随笔,之后在读硕士、博士期间,他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撰写的茶文化论文陆续发表,引起我和茶文化界的关注。
2009年勉卫忠博士毕业,自愿回到家乡,在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书,在青海师范大学工作期间,他积极参加茶文化学术会议,深入茶区调研,努力践行“品茶品味品人生”与“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的境界,引导全民健康饮茶与修身养性,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精神,弘扬中华文化,构建青海师范大学和谐校园,在青海师范大学开设茶文化课和茶文化研究工作,就中国茶事历史、茶叶分类、茶具、泡茶的技艺文化等茶学内容进行了讲授。通过传授茶文化,让青年人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增长见识、开阔视野。讲授茶文化不仅能为配合高雅文化进高校,与繁荣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也为他们增加一份入世技能。他还组织学生成立茶文化学会,指导学生编《青藏茶报》,至今已有数百学生考取从业资格证书。
2011年起,勉教授发动甘宁青不产茶地区的茶友立志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提出中华茶友的概念,提倡——“中国式雅致生活”,创刊并主编《中华茶友》报,搭建:"茶通八雅"的文艺平台(琴棋书画诗香花茶),对拓展艺术发展空间、提升艺术品位、弘扬与繁荣艺术起到促进作用。诸如河湟茶文化学术研讨会、茶文化最美黄河行、茶文化进学校、茶香梅韵等大型茶文化活动的举办,得到了各家媒体关注,在茶文化这条链条上宣传了大美青海,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
2019年5月至今,他为北方民族大学特聘教授,鉴于弘扬中华茶文化对高校精神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继续开始了《中国茶文化》课程,为了便于教学、科研与学生创业活动,申请了北方民族大学中国茶文化研究与教学科研平台,组织开展茶文化研究、讲座和教学活动,配合其他校园文化活动,师生共同营造出一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环境,使中华茶文化的美好与清香,长久的飘散在象牙塔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活名片—茶文化,丰富校园文化,在茶事活动中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提高自身传统文化修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勉教授致力于在西北不产茶的地区茶文化研究、传播和实践,是这个领域的翘楚。如今,他将自己茶文化教学与茶文化传播实践中的研究心得与实践知识加以梳理,完成的《通论》在普及全民饮茶,爱上茶事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实在难能可贵,可喜可贺!
茶文化是有数千年璀璨历史的文化资源,茶文化作为一门学科还是年轻的,亟待大家的努力来完善、提升,从而肩负起中国茶文化复兴的伟大使命。勉教授的这部《通论》,有理论、有实践,且文笔流暢,叙事条分缕析,内容超越时空,实是一本融知识性、思辨性和功能性相结合的倾心之作。在此,我不但为《通论》问世而喝彩!而且也为勉教授所做出的举措而鼓掌!
是为序。
姚国坤 2021年4月8日
(姚国坤: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世界茶文化学术研究会(日本注册)副会长、国际名茶协会(美国注册)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以专家身份帮助多个亚非国家构建茶叶生产体系,多次去美国、日本、韩国等10余个国家讲学,是中华杰出茶人终身成就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