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能创造什么?一粥一饭、一丝一缕、还是一砖一瓦?每个人的双手都可以有无限的可能,而匠人的双手,则可以书写新的历史。
《良工造物》,一部让我跨越年龄和性别的局限的纪录片,重新认识了这个广袤的世界。
传承:用双手擦去时光的浮尘
如果说一件物品,可以吸引中国人的目光,那它大多是和传统美学有关。
中国传统的宝藏太多,以至于典籍影视至今都未能完全概括。一件小小的器,身上承载了太多文化和历史,让欣赏它的人,都感念其沉重。
一只竹笛,或许市场价仅仅只有百十元,但用一双手成就它,则可能花费难以衡量的心血和时间。那对父女,守着家中的竹子,在南国演绎着生命与手艺的歌。
一件瓷器,从宋代至今,走过了漫漫长河。边角破损,颜色蒙尘,裂纹线条如同陈旧的铁线。就是这样一件件旧物,在叶国珍的手中重新焕发了光彩。历史是什么?历史又在哪里?我想这些瓷器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
印章,在传统文化中占据了重要一角。官印、私印,名章、闲章,阴文、阳文……一枚小小的印章,是权力的集合,是品味的体现,是手艺的展示,书法、水墨画、诗歌,甚至是器物,印是冰冷的几何体,因为人,和人的生肖,变得独一无二。
……
传统,是根基,它深不可测又显而易见,它是一汪活水,滋养着华夏儿女。
因为它告诫我们:等待和交流,是智慧,勤奋与劳作,是人本。
创新:是文化的新生
创新,现代汉语直白地解释,就是以现有思维提出新的见解,利用知识和物质,创造新的事物。但重要的一点是:它是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这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和风险的行为,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所以自古循规蹈矩者多,创新思维者少。
所以这些人才显得尤为可贵。
在纪录片中,任何一种文化创造都为传统:遥远至黄帝时期,就有人制作竹笛;接近到民国,有婀娜多姿的旗袍,传统是美的,但如何创新,是个难题。
文艺如采蓝植物印染,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制作颇具现代特色的衣物和首饰,将古老的颜料封存于现代的图案之中;磅礴如大漆,利用传统技术,将现代美学思维表达出来,这是突破;纤秀如银织,在千丝万缕中,寻找生命的来处,理清文化的渊源……
无关权力与财富,这个世界总有这么一群人,因为热爱,所以坚守,因为执着,所以感动。正因如此,那些曾经的美好变得愈发饱满,充盈在我们的心中,丰富了我们的生命。
坚守:是匠人风范
什么是匠人?怎样才能称之为匠人?
若以年龄论,未免浅薄,若以资历论,未免片面,若以权势地位,那更是荒谬。南朝文人刘孝标在 《广绝交论》写到:“若乃匠人辍成风之妙巧, 伯子息流波之雅引, 范张款款於下泉,尹班陶陶於永夕。”
此中描述的几位,皆为造诣颇高的匠人,我也懂得了:为匠人者,手中有规矩,心中有度量,灵魂有思想。
那位住在小小工作室的男生,在日本留学后依然归来,做起了“木匠”。这种行为或许在很多人眼里,就是“傻”,日语老师是多么光鲜的职业。但民间有俗语“傻人有傻福”,也许生活的本质,古人比我们看的明白。
一块块被抛弃的木头,被这位木作艺人重新捡起,重新赋予了生命和姿态,站在风里,站在月光下,坚定地爱这个世界。
“我认为的匠人,就是热爱这个行当,将事物做到一个极致”。
作为一件茶器,它最初仅仅只为服务一杯茶,一段消遣,但疯狂的市场似乎忘记了这种缓慢。璞雅的紫砂壶外表上,加上了釉彩,绘制了图案,泥土难以呼吸,茶汤难以下咽。
左达江,一位年轻的紫砂艺人,为了一把壶,苦思冥想。他可以废寝忘食地作壶,也可以果断干脆的砸碎失败品,他懂得一把壶的初心,也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南宋官窑,竹笛,天目盏,采蓝植物印染,大漆,生肖印,银丝编织,旗袍盘扣,木作,紫砂壶。十个故事,十种工艺,千百文化,万般手法。
老、中、青三代匠人,讲诉他们与新老手艺“相知相遇”的故事,他们所负责的,就是讲好匠人故事,传递他们对待技艺精益求精的态度和执着的追求。
“良”是赞美,“工”是手艺,“造”是态度,“物”是成果,时代的风经他们的手中吹来,让我们懂得器与人,难分难舍的唯美故事。
图源/《良工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