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浆”是古玩行业专业术语,专指器物经过长年久月之后,在表面上形成这样一层自然的光泽。它滑熟可喜,幽光沉静。不止紫砂壶会包浆,其他的瓷器、木器、玉器、铜器、牙雕、文玩、书画碑拓类的纸绢制品等等都会有包浆。
包浆是以物品为载体的岁月的留痕。使用年代越久的东西,包浆越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新买来的竹席,不论打磨得多么光滑,都不算有包浆,但老祖母睡了五十年的竹席,包浆红亮,不待言说。新锄头的木头把柄没有包浆,但老农民的锄头柄,无不包浆厚实。
一,紫砂壶的包浆是“内外兼修”的结果
包浆现象虽然在生活中司空见惯,但包浆成因却很复杂,不同器物包浆成因也有区别。对紫砂壶来说,至今没有任何专著对它的包浆成因作出科学而权威的解读。即使你去问收藏家,他们的回答要么语焉不详,要么高深莫测,颇有点“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堂主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结合自己多年玩壶经验,把对紫砂壶包浆的成因总结并分享给大家,仅供大家参考。
紫砂壶的包浆是在悠悠岁月中因茶碱、水垢、灰尘、把玩者的手渍和汗水(甚至土埋水沁)等物质不断吸附和渗入,再加上紫砂矿料自身的油脂向外渗出,使得内外的各类物质与空气接触后,在紫砂器物表面不断氧化,逐渐形成的一层类似角质的壳状固化层,再经一定频率的盘玩擦拭,可使固化层均匀分布于紫砂器物表面各部位,并达到所谓的镜面效果。
换言之,紫砂壶的包浆,不管你承不承认,最终都是“内外兼修”的结果。我们提倡的是,平时泡茶的同时,趁热用湿的茶巾多擦擦。关键词:趁热、湿的、擦。这样即能让茶壶表面干净,又能让包浆浆面更漂亮。我们同时还建议大家不要急功近利,为了养壶而养壶。本质上说,泡茶就是养壶,养壶就是泡茶。至于擦洗冲淋等行为,只不过是泡茶过程中的某个辅助行为而已。
紫砂壶的包浆过程应该是融入了玩壶者的时间和情感的。可以试想一下,每当我们在喝茶的过程中,用手亲抚爱壶,放松身心的同时,品味着香茗,观赏着壶的油润变化,对壶的喜爱日甚。久而久之,升华至“人养壶,壶养人”的精神境界。
既然紫砂壶的包浆是“内外兼修”的结果,那么,片面强调“内养”或者“外养”,都是略显偏激的观点。如若不是“内外兼修”,你如何解释紫砂壶外壁容易包浆而内壁很难包浆呢?要知道内壁接触茶水机会比外壁多得多哦。
我知道有人要说“外壁明针修胚,内壁未经明针修胚,外壁的浆被明针挤压出来了,所以外壁包浆比内壁快。”
但我要抬杠了:外壁即使不经过明针修胚,我坚信它也一定比内壁更容易包浆,不信我们可以做试验验证,哈哈!
未完待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若有异议,请勿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