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为兽中之王,可镇百兽。故古代常用石狮、石刻狮纹,以"锁门"、"镇墓"和"护佛",用作辟邪。
狮子尽管是域外文化的产物,然而历经两千多年的改造与升华,威武雄奇的狮像已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象征,传统文化自信力的标志,体现了不畏邪恶、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
古人认为狮子不仅可以驱邪纳吉、镇守陵墓,还能预卜洪灾,彰显权贵,所以常用来守卫宫殿村寨、装饰宅门家具,体现出人们祈求平安、显示尊贵的世俗心理。
因此,古今宫殿、官府、衙署、宅邸多用石狮守门,在众多的园林名胜中,各种造型的狮子亦随处可见,成为狮子文化的风景线。
按传统习俗,成对的狮子讲究"左雄右雌",而且狮子所踩之物也代表不同的意义,狮子蹄下为球,象征统一寰宇和无上权利,必为雄狮;蹄下踩着幼狮,象征子孙绵延,当为雌狮。如果狮子所蹲之石刻着凤凰和牡丹,鸟中之王,花中之王,则称"三王之狮"。
此外还有南狮北狮之分,北狮威严雄壮,南狮活泼有趣。民间喜庆隆重会典,常有耍狮之戏,以示吉庆祥瑞。
到了近代,雄狮便成为中华民族觉醒的风标,具有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这既源自仁人志士对华夏文明的自信,更得益于对佛教术语"狮子吼"的化用。
狮子在佛教中作为智慧的化身,具有护法护教和辟邪消灾的功能。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座骑,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是释迦牟尼的左胁侍,亦是七佛之师,地位显赫。
在佛教文化的影响下,狮子以瑞兽的形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民间多以大狮小狮暗喻"太师少师",祈愿官运亨通,又以"九狮图"寓意家族兴旺,更以"双狮戏绣球"作为喜庆的象征。
狮子以威武吉祥的形象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后,人们希望用狮子威猛的气势降魔驱邪,护法镇宅,这与佛教中狮子为圣兽的宗旨是一致的。
狮纹装饰盛行于六朝前期青瓷,多在堆塑罐、唾盂等器物的肩腹部塑贴狮纹或胡人骑狮纹,以及以狮为造型的狮形烛台。
唐宋时期,威而不怒的镇邪狮雕十分流行,威狮由此而成为护卫之列,帝陵墓道、桥梁牌坊、河口古道等皆以石狮镇之。唐代瓷器上的狮纹有单纯构成画面的也有与人物配合构成画面的,如长沙窑褐彩注子上的模印贴花狮纹、太原西郊唐墓出土的青瓷扁壶上模印的狮与胡人形象。
五代耀州窑青瓷上出现双狮追逐嬉戏纹样,为后代狮戏类纹饰打开先河。
入宋以后盛行狮子与绣球的配合纹饰,习称"狮球纹"。宋代定窑白釉瓷盘上出现印花狮球纹。耀州窑青瓷上的狮戏纹则是双狮顺向追逐。
元代红绿彩瓷和青花瓷上以绘画方法表现狮纹,如红绿彩玉壶春瓶上绘狮戏绣球纹。明、清两代青花瓷、五彩瓷及琉璃器上,狮纹是常用纹样。构图上有双狮戏球、三狮戏球等。狮子戏球为瑞兆,民间喜庆隆重会典,常有耍狮之戏,以示吉庆祥瑞。
由此可见,狮纹瓷器以绘画为主要装饰形式,人们利用富有象征、寓意的狮纹图案、造型或符号表达某种生活观念和精神追求,通过象征、隐喻、谐音、比拟、寓意等手法表现出来。
诸如追求幸福喜庆、多子多孙、长寿平安、功名利禄、驱邪禳灾以及体现文人的高洁情怀等。狮子纹在碗、杯、盏、瓶、罐、洗、枕、盒、香炉、动物、人物塑像等瓷器上比较常见,成为陶瓷纹饰的主体内容。
人们运用象征和寓意手法托物言志、借物抒怀,间接含蓄地体现出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中的风土人情、人文精神和生活理想,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审美与劝善、生活与艺术相统一的特点。
一个文明的魅力和生命力不仅在于它有丰富的精神境界,也不仅在于它具有高尚的道德品性,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它是否具有驾驭自然和社会的力量,是否具有改良人性、改造社会的智慧。
华夏文明正因具有狮之气魄、狮之力量,可以消化并吸收众多外来文化,且自身不会被吞没,才会有如此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坚强不催的生命力。
这里是不老歌景德茶器,一个致力于传播茶器瓷文化的团队,关注我们,一起品茶聊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