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紫砂壶需要养,才会包浆,短则十几天,长则一年,但一把壶,刚出窑,看着就像包浆了,这是化工泥,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看着让人不放心。
如果是化工因素,添加了化工料,壶的表面是光滑鉴人的,摸上去不是包浆的醇厚,而是滑腻腻,毫无紫砂的质感,真正紫砂壶光润是舒服的,而化工壶是假亮。如果平常玩壶玩多了,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假。
(牛角明针)
那为何刚出窑的紫砂壶,就能感觉像是包浆了呢?这里的包浆,我们称为水色。是由于做壶师傅的手艺导致的——明针功夫,光明针厉害,这个很考验一个制壶师傅的做壶功底,“明针”工具,一般是牛角片或者塑料片,很光滑,用来按压壶面,反复刮压,明针做的好的壶,生坯你拿手上,都是可以反光的,像镜子一样,这样一把壶经过窑烧出来,水色就很漂亮,像是包浆了一样,透气不透水,稍微几泡茶水下去,包浆立显。
(光可鉴人半成品的生坯)
明针做的怎么样,完全看做壶的底子了,力道把握很重要,没个十几年的功夫,很难掌握得好,刮压的时候,力道轻了,达不到效果,力道重了,刮压的时候,就容易把壶给刮瘪了。而且很花时间,动作需要反复刮压,光明针,耗时耗精力。
有的做壶没几年的师傅,一个自知明针功夫不好,马虎的刮压一遍就了事了,或者赶量,来不及好好对待,草草收尾。这样做出来的,烧窑出来后,壶面就会感觉很涩,很土,没有玉感,同是一把壶,层次上下就很多了。
明针的作用,不仅仅是评判壶的做工是否精良,对壶的烧制效果以及成品的泡养效果都会产生明显影响。无论从艺术性的角度还是从实用性的角度,明针的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
同样的窑温,明针工艺到位的砂壶烧结的程度就高。烧结到位,不仅砂壶的颜色周正,而且坯体强度高(不易破碎),古时紫砂艺人就曾用一句话来形容明针的作用和工序特性,“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
明针处理更易泡养
除了优质原矿泥料做的壶好泡养,明针功夫对于后期养壶同样重要。
紫砂壶虽不像瓷器的施加釉料,但生坯已极有光泽,明针功夫直接关系壶身水色,也直接影响到壶体表面「包浆」的形成。一把壶明针光几遍和十几二十遍完全是两个不同概念,这是手艺人耐心和细致的体现,更是紫砂壶易泡养的秘诀所在。
紫砂壶在生坯明针时就有一定的光润感。一把真正的好壶,透气性佳又不透水一定是把明针功夫到位的壶,这不仅是制壶的一道工序,也深藏奥妙,好泥料加上好工艺,才能出好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