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画家徐渭,曾有题画诗云: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徐渭的画作在寂寞中升华,因为寂寞赢得艺术的深度与名声。当代水墨画家黄秋园,别号:半个僧,清风老人,生前是一银行职员,一生酷爱绘画,死那天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绘画只是业余,值到后来才声名大震,成一代最优秀的画家。由此,我想到当代紫砂行业,活着的人想着浮名,死了以后能不能一起带走呢?
著名文化学者陈衡恪在《文人画之价值》说:“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盖艺术之为物,以人感人,以精神相应者也。有此感想,有此精神,然后能感人而能自感也。”因而文人画最首要的基因是“文”与“人”,而“画”为其次。实际上紫砂行业也是如此,这四个要素用在紫砂艺术家身上甚至更为贴切。
纵观中、西方艺术史,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越是生前冷落、寂寞而落魄的艺术家,身后的名声与成就往往越大。当紫砂艺术行业如火如荼的时候,当大众媒介频频炒作的时候,当艺术展览铺天盖地的时候,当紫砂艺术拍卖会一场接着一场的时候,人们总是热衷于炒作那些所谓的“名家”与“大师”,因为他们有地位、有头衔、有名声、有职称,往往忽略了他们艺术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