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陈曼生,壶友们最先想到的肯定是“曼生十八式”,其实曼生所设计的茗壶,远不止18把。“十八”在古代是用来泛指的虚数,我们今天所说的“曼生十八式”,是沿袭古人叫法
成书于1937年的《阳羡砂壶图考》中收录的曼生壶就有26把。据考证,曼生壶至少有40多种式样。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飞鸿延年壶。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飞鸿延年壶
清嘉庆
高11cm,口径8.5cm,足径12.3cm
故宫博物院藏
壶广口,溜肩,短流,环柄,腹部饱满,阔平底,浅圈足。紫红色砂泥。腹部一面刻隶书“延年壶”,另一面刻行书“鸿渐于膳,饮食桁桁,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刊”,署“曼生为止侯铭”款。盖内刻篆书“彭年”阳文款。壶底凸刻展翅飞翔的鸿雁,并有篆书“延”“年”二字分刻于鸿雁颈项的两侧。延年壶是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创制的18种壶式之一,称作“飞鸿延年壶”。
飞鸿延年壶,这把壶是曼生壶中比较特别的一把,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的来源于有别于其它曼生壶的底款。
底款“延年”源自鸿台观宇瓦。瓦当上有“延年”两字,字体处于篆隶之间,下为一伸颈展翅之飞鸿,在飞鸿及延年之间有对称分布的八个乳钉,还有飞鸿张嘴欲衔的一个小乳钉。
九个乳钉,分别代表: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左辅、右弼、摇光,也就是北斗九星。
《三辅黄图》载:“长乐宫有鸿台,秦始皇二十七年筑,高四十丈,上起观宇,帝尝射飞鸿于台上,故号鸿台”。
晚清时金石学兴盛,各地出土文物颇多,陈曼生应该是见过了当时出土的秦代瓦实物,据此设计了飞鸿延年壶。上有“延年”两字,字体处于篆隶之间,下为一仲颈展翅之飞鸿,与上述正相符合。
飞鸿延年壶,壶广口,溜肩,短流,环柄,腹部饱满,阔平底,浅圈足。紫红色砂泥。腹部一面刻隶书“延年壶”,另一面刻行书“鸿渐于膳,饮食桁桁(kàn),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刊”,落款为“曼生为止侯铭”。
盖内刻篆书“彭年”阳文款,壶底凸刻展翅飞翔的鸿雁,并有篆书“延”“年”二字分刻于鸿雁颈项的两侧。
宜兴窑杨彭年款紫砂飞鸿延年壶壶铭拓片
“鸿渐于磐,饮食衎衎”为周易第53卦(渐卦)第二爻。《易经•渐卦》:“鸿渐于磐,饮食衎衎,吉。”意思是说,鸿雁已经渐渐地飞到了河边的大石头上,可以自由自在、很快乐地享受丰美的食物。所示吉祥不言而喻。
至于“是为桑苎翁之器,垂名不刊”中,“桑苎翁”为陆羽一代茶圣之器自然是说本紫砂壶为喝茶的用途。“垂名不刊”则体现了陈曼生的自信,意思是,我们将鸿渐这样的意境用在了紫砂壶上面,这是永载史册的事情。
小小一壶之间,囊括诸多文化思考,考之则繁,现之则简,这大概就是有意味艺术品的共同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