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友趣事
有的壶友说,他花了几千块钱,在店里买了一把紫砂壶,壶的表面出现了“小斑点”、“小瑕疵”,觉得自己买亏了;有的壶友却说,他花了不到两百块钱在网上买了一把紫砂壶,另送了十个杯子,壶的表面上光光滑滑,十分漂亮,觉得自己买值了。
碰到这两种买壶情况,你觉得到底是谁的紫砂壶买对了?
小编想说,如果你买的紫砂壶上出现了“小斑点”、“小瑕疵”,那这把壶就买值了!
有很多人误认为紫砂壶上的斑点是一种瑕疵,但是无论是黑色的铁离子斑点,还是闪亮的云母斑点,都是紫砂泥的质量标志。
科普知识
紫砂壶出现“瑕疵”的原因:
紫砂矿土主要由石英、粘土、水云母和赤铁矿等矿物质组成,所以原矿制成的紫砂壶表面会出现黑色的铁质,闪亮的云母等“瑕疵”。
出现这种“瑕疵”的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必须是原矿具有一定砂性的矿料。
2.矿料的纯度及筛选出的原料,必须是足够的纯正。
3.泥料在炼制时必须是纯砂粒或泥料所含脂粉泥绝对低。
4.壶在窑中必须烧到位或说要烧到一定的结晶度。
一般好泥料会出现哪些“瑕疵”?
1黑点——铁质
原矿纯正的泥料在烧到一定温度时,大多会出现铁黑、铁熔现象,这种情况的泥料一般品质不会差。
铁黑:是指在壶表皮下因高温熔化但还没有析出的铁质。
铁熔:是指已经熔化并析出表面的结晶铁。
能出现铁熔的泥料只有原矿有,而且还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泥料必须经过分筛的纯砂粒,或是脂粉含量非常低。
二是不管是嫩泥或硬砂泥,泥料必须烧到基本结晶,就是说要把泥烧到结晶成紫砂壶。
从这两点看,有铁熔点的壶,绝对是上乘品质的泥料。
形成铁黑、铁熔的原因现在还没有科学论断,但可能与原矿矿料的纯正性有关,哪怕是原矿最好的矿料,如果炼的不纯,也不会出铁熔点。
2白点——云母
云母是一种混合物,属铝硅酸盐矿物,它属于层状结构硅酸盐,是两层硅氧四面体夹着一层铝氧八面体构成的复式硅氧层。由于云母硬度不高,当达到云母熔融温度时,它可与其它矿料相溶,增强泥坯之间联结。
云母在1050度结构破坏,但不会挥发,所含物质汽化温度要高的多。宜兴紫砂的最佳烧成温度在1100度-1280度之间(根据泥料的不同),云母完全汽化挥发的温度远在1280度之上,所以在壶表残存云母是正常现象,也恰恰说明泥料的纯正性。
3凹凸不平——跳砂
形成跳砂的原因很简单,就是烧制时壶身因收缩,砂粒与砂料间没有缓冲,粘结力最小的那粒砂受挤压而蹦出。从这点看,有跳砂现象的壶大多是纯正的紫砂泥。
要想消除跳砂现象,非常简单,在泥料里多加点脂粉泥就行,虽然不会跳砂了,但泥品同时也下降了。所以,有跳砂的泥料也一定是好泥料。
4纹理突兀——花泥
成品泥放置时间长,紫砂泥料内外湿度不同、铁质聚集、表面贴近塑料纸的地方和空气接触反映等原因造成。所以,放置时间长的成品泥在做壶前,最好是重新炼一下,或反复锤炼。
通常在壶烧到结晶前,就是有花泥现象也是非常轻微,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烧到结晶后才出现花泥现象。
所以,对有花泥现象的壶不要排斥,那是真正的紫砂壶,那些纹理初看上去难接受,其实养养会有另外一种美。
5点点——爆子、爆疵、泥爆
出现爆子、爆疵、泥爆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烧窑方法和窑中气氛。
如果窑中升降温过急,大的颗粒会因内外温差力大而炸裂,出现起泡或爆疵;有些料虽然细,但因矿料本身质地稍低,在窑中升温过快或超过本身的烧制温度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爆子、爆疵、泥爆
这种“瑕疵”现象可以通过控制窑温的升降速度来降低瑕疵率,由于泥料种类的不同,也略有区别。
但绝大多数时候还是无法防止这类问题的出现,顶级高手也难以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
这些“瑕疵”只会出现在原矿上乘泥料中,只有提高对紫砂的认知度,才会接受这些“瑕疵”。
如果您手上的紫砂壶出现了这些“瑕疵”,恰恰说明,您的紫砂壶泥料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