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羽壶,为光素器形,为创新系列作品中经典之佳作。创作构思源于唐代宫廷中的羽觞壶。
觞(音shang,读如“商”)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其形状呈椭圆形,两侧各附一耳,呈半月形,就像一双羽翼,亦名羽觞、耳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使用耳杯饮酒,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有“琼浆蜜勺,实羽觞些”之句。耳杯在汉代更为普及《汉书》有“酌羽觞兮销忧”的记述。
“羽觞壶”,就是“曲水流觞”的那个“觞”,上巳日,人们做在河渠两边,河道弯弯曲曲,羽觞里盛满了今年新酿的美酒,停在谁的面前,谁便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
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东晋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名士42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酒会。他们面前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水,水面上飘着一个双耳椭圆酒杯,酒杯顺着溪水漂流而下,漂到谁面前,谁就拿起一饮而尽,并要借着酒兴吟诗咏怀。这种独特的饮酒习俗盛行于汉魏至南北朝时期,被称为“曲水流觞”。
从羽觞演化而来的唐羽,也说是茶圣陆羽所创。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唐羽壶,并不是用来煮茶的,而是被称作“玉书煨”,和“潮汕炉”、“孟臣罐”和“若琛瓯”并称功夫茶的“四宝”,而“玉书煨”,就指专门放在潮汕炉上烧水用的壶。
“唐羽壶”的壶把直出于壶流右侧,所以又被许多人叫为“侧把壶”。但“玉书”流于媚,“侧把”流于俗,仍是“唐羽”二字更有意境之美。
它的造型与之非常贴近,须知,唐人饮茶并非今日沏茶,而是用类似如今沱茶样的茶团和茶饼研碎放入壶中,文火之上慢慢煎煮。有点类似现在煮咖啡。因而壶的手柄一般都较细长,似有羽翼飞升之感。
它的创意也可以诠释为唐代陆羽之壶。手中把玩似有拉回时空,重温唐风,再现历史的美妙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