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兴,如果问最好的工作是什么,很多当地人的答案当然是制壶陶艺人。
赚钱
制壶在之前的很多年,都被丁山人认为是比“公务员”更有前途的铁饭碗。只要你背靠大树,拜个好老师,踏踏实实地学习。 3-5 年轻手艺,之后就不会再为“有关赚钱的事情”发愁了,因为学成之后只要壶做得出来,就可以很轻易地变成钱。
不用卖力吆喝,更不用为售卖忧心,这是以前的事情了。现今,无论是名家子弟还是民间陶手,绝大多数除了做壶以外,还要费心销路的问题,而且这并不是个例,而是相当普遍的状况。
我认识的某位大师的某位徒弟,拜师八年学徒三年,之前长期在老师工作室制壶,老师安排壶型和订单,徒弟们只要安心踏实的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壶和上交生胚就可以了,期间也会跟着老师去国内的一些展会做线下作品展。如此几年时间,不但制壶技艺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除去保险以外每年还能拿到 15 万-20 万左右的工费,日子过得还是舒坦。
但是近年来,不知是因何缘故,老师订单量骤减,身边六个师兄弟,慢慢也走了一半,再后来他自己没办法也只能先暂时离开老师工作室,用前面积累的钱租了个门店,像丁山数以万计的紫砂陶手一样开启了独立的接单生涯。
无奈
虽然前面几年自己也做了大几百把的紫砂壶,积累的一些客户,但由于之前自己不参与接单,所以真正到自己手里的客户还是寥寥。刚开始还能零零散散的卖些壶,但是后面很少开张,甚至生活都开始慢慢地难以维持。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一位本地的壶商,各有所需,几次接触下来双方很快便达成了合作协议:他每个月为壶商交 10 把生胚,泥料和壶型由壶商提供,工费 800 一把,按月结算。当然这不算很好的选择,但在他看来,现阶段却是最好的选择。
在宜兴紫砂圈,他也正代表了这一类年轻的制壶手艺人,处在市场变革的大环境里,很难如上一辈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只要壶能做出来”市场需求过旺的大好时期。
远方
当下做壶的手艺人特别是年轻一辈其实是非常辛苦的,而能够坚持下来继续做壶的本地年轻人更是少数,所以在丁山,外地口音的做壶年轻人是越来越多了,虽然他们同样努力,甚至不属于当地年轻人,但毕竟传承不足,所制作品多为浮雕之类,缺乏韵味及意涵。
可能有壶友不解,既然是大师之徒,为什么工费只有 800 一把?
其实紫砂圈的市场供需关系不仅仅是个人技艺就能决定的,更多的反而是市场曝光和宣传度。无论是高工大师还是普通的民间陶艺人,在现在的紫砂环境里缺乏宣传都是难以维持市场价格,产品的同质化严重,职称满天飞等等。
这种现象之下的结果就是:制壶年轻人看不到希望,自己的印章不好卖,当别人的枪手不赚钱。面对种种,虽有不甘,但今天依旧坚持下来的年轻一代壶艺人心中更多还是远方和希望,愿前程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