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山里人,从小赤脚走路、吃萝卜干长大,历经各种艰辛,幸好赶上这个伟大的时代……”这是全国人大代表徐安碧说的一段话。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全国十大能工巧匠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
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江苏省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
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评委
江苏省工艺美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
徐安碧,全国政协委员,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上过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作品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香港文汇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为江泽民主席镌刻紫砂壶与书画陶瓶,也曾多次应邀赴北美洲、大洋洲、欧洲及附近国家作技艺交流、操作表演。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全国十大能工巧匠、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徐安碧身上的光环太多太多,然而这样一个成功的人,并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他坦言,自己从来没有把荣誉作为目标去追求。“荣誉只是过眼云烟,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事情,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
▲徐安碧与领导人见面
1.痴于艺术良于技法
“痴于艺术良于技法”是著名书画家陈大羽先生书写并送给徐安碧的几个字。从家中老宅到丁蜀镇的旧居,再到宜兴城里的新家,徐安碧一直带着这幅字。
他将这几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并一生践行着。
1976年,徐安碧进入宜兴日用精陶厂工作。当时,精陶只是工业产品而非艺术品,因为精陶难度大,并且在中国的历史很短,没有老本可吃,也没有现成的路可供借鉴,和他一起入厂的同学纷纷抱怨,徐安碧却有自己的想法,没有专门的精陶坯体,他便在废坯堆中找有块面的碎片,并运刀刻绘。
▲徐安碧本人
接着在失败的“家常便饭”中一步步摸索前进,终于创造出了不同刀法,最终将宜兴精陶从区区几块钱便可买到的工业产品发展成成千上万元的高档艺术品。
不仅如此,宜兴陶瓷艺术有“五朵金花”——精陶、紫砂、均陶、青瓷、美彩陶。当地艺术家往往只精于一种,徐安碧却能熟习其三,特别是紫砂。
▲徐安碧 时来运转 原矿底槽青
2.紫砂大国工匠
在紫砂壶的鉴赏中,“神韵”二字非常重要,一把精致的紫砂壶,不光外形要夺人目光,其内在的神韵也应能够抓人心神,这便是这件艺术品的“灵魂”。
而徐安碧,则是抓住神韵的紫砂界重量级人物。
▲徐安碧 龙吟天下 原矿底槽青
这小小一方紫砂土,他一捧就是40多年,在探索紫砂艺术方面,他有明显的独到之处,在壶艺收藏界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有的被故宫博物院收藏,有的选为国礼被外交使团带往世界各地,有的被国家领导人及外国首脑收藏,并且还为江泽民主席镌刻紫砂壶与书画陶瓶……
▲徐安碧 元首 原矿紫泥
面对荣誉,他坚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一次展览中,他看到制作拙劣的紫砂壶,作者却自诩“国际工艺美术大师”,徐安碧觉得好气又好笑:“紫砂就集中在宜兴这一小块地方,你说哪来什么‘国际’‘九州’啊?!”
“当时我就在想,紫砂艺术能够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至少集中了五方面价值,一是稀有紫砂陶土的价值,二是多姿多彩的造型艺术价值,三是独一无二的制作工艺价值,四是高雅精致的装饰艺术,五是书画结合的人文艺术价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紫砂艺术乃至陶瓷艺术都需要不断升级转型,提高工艺水平。粗制滥造的产品、沽名钓誉的‘伪’大师只能害了这个行业。”徐安碧说。
▲徐安碧 清宫馆藏壶 原矿紫泥
3.回归初心,无愧人民
徐安碧,本有机会很早告别那一抔泥土,他却继续求索;在人生的高光时刻,至高荣耀与无数花环相绕,他却不忘初心。
他说:“我是陶艺工作者,又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政协委员 ,不仅要把毕业精力奉献给自己钟爱的事业,还要积极地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呼声,无愧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信任。”
人生的本色是什么?
我想在徐安碧的心里,一定是丁蜀镇那一抔五色土的颜色,一定是国徽那鲜艳的中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