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作者:紫砂之家官方 时间:2022-07-28 阅读:885

陶土制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


而紫砂壶的创始人,据说是明朝供春。


从明武宗正德年间开始,以紫砂制壶,500年间名家辈出,不断有精品传世。


期间,紫砂壶的造型不断演变创新,诞生了众多经典器型,特别是以下53款:


1.西施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许华芳 原矿朱泥


原名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像丰满的乳房,壶纽像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2.半月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刘一飞 原矿红皮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朝诗人张九龄笔下的千古名句在构筑美妙意境的同时,也给壶艺创作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用紫砂壶诠释对生命、文化和艺术的理解。


艺人创作“半月壶”就是顺应诗人意地间,怡情自然的人生思索。半月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


3.石瓢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徐赟 大红袍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  


那么,紫砂“石铫”何时称“石瓢”呢?


顾景舟时期引用古文“弱水三千,仅饮一瓢”,将“石铫”称“石瓢”,从此相沿均称石瓢壶。


4.仿古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 谈敏 原矿段泥


一说清代邵大亨初创,原意是壶体仿照鼓型,后人仿制做这种壶形就成了仿古代壶型的意思。


另说最早见于近代赵松亭按吴大徴授意所作,身扁、腹鼓、颈高、盖板平滑,壶盖与口沿子母线吻合严密,合成圆线饱满,扁钮有力,虹钮有势,二弯流胥出自然 ;圆圈把匀势而起,有些款把圆下有垂,富于灵动,整体骨肉亭匀,收展有度,有一气呵成之畅。


5.井栏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施昌 原矿紫泥


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井栏”一词,传统文化中多见,如“命理之学”中有“井栏”一格,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第四十一式为“回头井栏直入”。实际生活中的井栏即井之护栏,亦名井床,井干。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井亭,它们即可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


6.掇球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许双军 降坡泥


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掇球壶在盖沿和口沿各塑一条粗细不同的烧线,这种上粗下细复合在一起的双线,称为天压地或文武线,子母线。民国时期程寿珍所作掇球壶为掇球中的精品。


7.秦权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谈剑锋 大红袍


秦权: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


谁最早创制了秦权壶,无从得知。但晚清梅友竹与韵石合作,一如当年陈鸿寿与杨彭年的传奇。紫砂题铭,直追曼生,神采翻飞。“载船春茗桃源卖,自有人家带秤来。” 桃源卖茶,以壶为秤。充满了想象的意境和潇洒不羁的情趣。


最早秦权壶采用的是环耳形把手。后来不知何人所为,改成了龙形把手。龙之于中华文化,有着数不尽的故事。


秦权为壶,气度泰然,刚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万千,顾老更是将秦权做成了素器的巅峰典范。


8.周盘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陈宏林 原矿紫泥


曼生喜好夜读,每每捧卷至深夜,间或倦怠,品茶以缓之,闭目静思。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知,而其中艰辛唯有自己能够体味,更何况为官处世为自保有时不免强己所难,思之不免惆怅,起身信步,恰见置于小桌之罗盘,随手拨弄,见其勺柄经由其转,却始终如一,指向一方。 


寓意为人处世,宽容大度,能屈能伸。其境界有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诵之思之,其声愈希。拥壶自省,以净其身。相逢重大抉择,执周盘品清茶,三思而后行,方能至方至圆。


9.鹧鸪提梁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陆利华 原矿底槽青


这把提梁壶的造型为扁圆形壶身,把手为见棱见方的三柱高提梁,从侧面望去犹如一只飞翔着的鸟儿的头部,原创者顾景舟大师为其命名“鹧鸪提梁壶”。 


因鹧鸪这种鸟的叫声听起来象就是“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人多在忆悼哀思时选用鹧鸪做词牌,在“鹧鸪提梁壶”的底上顾景舟先生留下了这样的刻款:癸亥春,为治老妻痼疾就医沪上,寄寓淮海中学,百无聊中抟作数壶,以纪命途坎坷也。景舟记,时年六十有九。


10.华颖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董健 原矿清水泥


此壶是顾景舟先生根据传统壶体演变所创作品,名为华颖。在古字中没有“花”字,“花”为后世字,故而古时“花”亦用“华"”代之,华颖的“华”意为“花”,华颖所表达的意境为:招展的花意。  


作品摘手圆、盖圆、壶身圆、三圆垒叠在圆壶底上,分外精神,遥望犹如花苞初绽。从“掇球”变形而来。


11.文旦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卢宁刚 原矿朱泥


文旦创于明未清初,形与西施、贵妃壶相近,后两者为清中末后所创,重玲珑娇秀,前者则重古拙,这也与当时艺术审美注重相关。


“文旦”文字释义为:“文”指柔和、外表、容态;“旦”指戏曲中扮演女性的角色。文旦壶曾一老壶铭:何必凤凰夸御茗,浣女词前落日尘,松竹开三迳,花落鸟啼水自流。


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是啊,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那动人的曲线,丰神绰约,俊俏天成。


12.容天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许学军 乌金砂


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罗汉,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首创,早期作品壶形偏低,后来壶形较高。要体现此壶的气韵的确很难,需要做壶之人用心体会。在气韵饱满的壶身上添加一微微矮颈,壶盖增高成半球状,平添拙朴童趣。出水效果极佳,用起来确实方便舒适。视觉上稳重大度,在质朴中见深厚。  


13.大彬提梁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徐汉棠 紫泥调砂


在今天的玩壶人看来,高20.5厘米,口径9.4厘米的大彬提梁实在是一把大壶,可是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尚属小物。时大彬最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器型上“改大为小”,“改俗为雅”,奠定了紫砂壶基本的审美倾向,使紫砂壶能进入文人生活,成为文房清玩,提升了紫砂壶的文化内涵。这也让时大彬成为紫砂宗源上的第一座高山,让无数后人仰止。 


粗看很不起眼!大彬提梁身筒成较大且丰满的扁球形,上部圆环状提梁粗大,六方三弯嘴,六瓣平扣钮,压盖,圈底,溜肩,素身。  


再看耐人寻味!身筒以实托虚,圆环以虚带实,上下两个圆弧构成的虚实对照,达到了视觉上的微妙平衡,整体上让人感觉气势雄健,浑然一体。所谓“周接四海之表,浮于元气之上”。  


14.瓦当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褚萍 原矿段泥


模仿古代器物,是紫砂壶的造型来源之一,瓦当壶为仿汉代瓦当式样,造型独特,一般壶体呈瓦当状,造型以几何线条为主,成型规范有致,线条流畅准确,壶身多有铭文。秦砖汉瓦为名贵之古玩,清代中叶以来犹受文人推崇。瓦当壶在配以名家之壶铭,意境更加古补,格调幽雅。


最著名的为陈曼生的瓦当壶,做工挺刮,壶体正面刻行书“不求其全,乃能延年,饮之甘泉,”实为紫砂壶中难得的精品,也是文人参与合作制壶的典范。


15.合欢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谈剑锋 原矿紫泥


也是曼生之所爱;壶铭日:“试阳羡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欢喜”。阐释了“合欢”之义,若是东坡的门徒,三五知己,无酒有茶,品茗谈天,足矣。   


此壶乃曼生喜极而制,故此壶风格绮丽,所谓雾余水畔,红杏在林。典美精工,余味无穷。拥此壶而品茗,必逢喜悦之事。捧壶把玩,有如重回当年曼公呼朋唤友鼓乐欢天之场景,喜不自禁由壶传。


16.汉铎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杨瑶芬 文革泥


汉铎,即汉朝之铎。汉铎,即汉朝之铎。《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它是器物的名称。具体地说形状有些像甬钟,但体积小。


梅调鼎(1839—1906年)字友竹,号赧翁,慈溪人,长期在慈城居住。有人称赞他是清代书法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其为之作铭的汉铎壶可算是目前在紫砂历史上最据研究价值的汉铎壶了。


此壶壶身由正楷“汉铎”二字,下刻行书;“以汉之铎,为今之壶,土既代金,茶当呼荼。”有诗日:人间珠玉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暗喻了梅先生自己虽终身为布衣,以卖字谋生。却是重节操的一方名士。


铎为方彤,顶卜有一个短柄,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舌有铜、木两种,铜舌者称金铎,木舌者称木铎。“铎”除了做为乐器以外,其作用从历史上各种古籍的记载中归纳来大概有两方面:“文事奋木铎,武事奋金铎。”


17.洋桶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李娅 原矿紫泥


紫砂洋桶壶是紫砂茗壶名种里较为常见的一种款式,亦是一种茶壶款式的专用名称。


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爱好者接受,嗜好、收藏而成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俞国良、汪宝根、储铭、顾景舟、何道洪等等艺人,无不为紫砂洋桶壶的流行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18.匏尊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汤建林 青灰段泥


苏东坡心中匏尊的命运和他自己多么相像、多么和谐,孤寂沉静,且又有成熟后的厚实圆润。紫砂“匏尊”壶的形象,创意来自这种有苦意的匏瓜。陈曼生设计的十八式中有四款壶是有关匏瓜的,经典的“匏尊”壶,就是他“匏壶”的升华。


看来陈曼生也是读懂了苏翁的“匏尊”和他在黄州的艰辛生活与辞赋创作,不然如何解释他四分之一的创意都来自有苦意的匏瓜。


19.思亭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陈宏林 大红袍


在朱泥壶中,惠孟臣,惠逸公,陆思亭诸家原皆为清代制壶好手。  


早期的思亭壶,壶嘴曲度较小,流口简练,以竹刀落款于盖口墙沿,笔致尚称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壶,风格柔美,曲线明显,流口较尖,署款则各式皆备,有竹刀写刻,也有钢刀双钩刻,罕见钤印者。思亭壶式以其俊秀高雅,留名于朱泥陶史。


20.扁腹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 童健 原矿紫泥


扁腹壶,或者叫扁仿鼓壶,依壶身矮,壶口大而得名。日本奥兰田君对壶之理趣有此论述:“知理而不趣者,独取小与直,而不取大与直。知理又知趣者,不论大小曲直,择其善者皆取之。知理而不知趣,是为下乘,知理知趣是为上乘。”


21.汉瓦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周健 原矿底槽青


汉瓦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而之前杨彭年的一款汉瓦壶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圆筒形壶体,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阴刻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色暗红。壶盖子口制作圆而不规,转捻即紧,拈钮可以翕起全壶。


壶身镌楷书渴语:“放下屠刀否,心莲顷刻开,三千今世界,开眼见如来。”署名“金冬心意门”。又刻坐佛一尊,落款“两莑居士罗聘画”。盖面刻行书“蕉雪子摹、己卯冬月作”凡九字。底钤阳文篆书“杨彭年造”方印。


22.葫芦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许华芳 原矿紫泥


葫芦壶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深得艺人们的喜爱,更是玩家的收藏佳品,时下最珍藏的便是杨彭年制的套环钮葫芦壶。


这款壶器身洒冷金斑,壶体设计新颖。造型呈葫芦状,壶流短直而微向上翘,把成半环形,盖顶设有套环钮装饰。整器形制的线条以浑圆为主,十分流畅。


23.美人肩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许智萍 梨皮朱泥


美人肩紫砂壶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


此壶制作上最难之处,在于用全手工打出柔顺怡人的线条,及盖面和壶身的过渡,与流畅无碍的长三弯流,故由古至今皆被陶家视为最难掌握的造型品种之一!


24.柱础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贺洪梅 原矿段泥


柱础也是曼生设计的一种壶款之一,其造型稳重而大方,这也是因为他的造型来源于古代使用十分普遍的柱础。  


柱础,是用来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一块垫基石,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为了不让木制的立柱受潮湿而腐烂,于是在木柱的底下垫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隔离开,起到了相对防潮作用。


以柱础为壶型,使壶显得别致且优美,更显示其稳重,此壶型亦一直流传下来。


25.一粒珠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张菊仙 原矿朱泥


一粒珠造型古朴,古韵盎然,庄重又不乏新意,典雅大气又不失阳刚之气,造型惹人喜爱。


一粒珠如西瓜的壶型,可以使人清心安静,来洗涤尘间烦躁的心情,原因在于有句话如是说:若瓜时,辄偃卧以瓜镇心。


所谓“茶禅一味”,品茗需要静心静气,一粒珠带来的高雅意境能给人一种安和的心情。  


26.匏瓜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汤建林 青灰段泥


匏瓜壶是曼生十八式之一,与曼生葫芦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其独特之处亦是其他造型无可比拟的,把玩此壶有如返璞归真之意,此壶最初用意是以解相思之若。  


曼生寄情于物,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因而紫砂壶也是世人情感的一种寄托!


27.孟臣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孟臣水平


紫砂壶中的微小紫砂壶,为冲泡“功夫茶”的茶壶名。


广东潮州、汕头、福建厦门漳州、泉州一带喜欢“功夫茶”,茶叶独取乌龙,冲泡方法也诸多讲究:所用茶叶大不盈握,壶底刻有“孟臣”的铭记。孟臣壶名源自明代宜兴陶艺师惠孟臣制作的紫砂小壶,因其造型精美,别开生面,且落款“孟臣”,故而得名。


28.线圆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黄丽萍 原矿红泥


线圆壶是一款经典器型,作为圆壶中的经典,被不断的效仿和演绎,圆壶一直是紫砂艺人所忠情的一种器型,而圆器又是由不同方向不同曲度的曲线组成,讲究的是珠圆玉润,比例协调,隽永耐看。


29.集玉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周桂珍 集玉壶


壶以玉为题,故名“集玉”。壶身为扁圆柱形,似用两大玉璧叠合组成,壶腰用玉饰纹凹凸线分界,束出壶身骨秀神清之姿。


肩腹用弧线交接,底足用两条直角线阶梯收缩,烘托出壶体刚健婀娜之态。壶嘴方形,方中带圆,根部刻龙首玉纹。壶盖形似圆璧,盖纽饰环,玉鱼拱形。整体装饰和谐协调,莹洁圆润,韵味隽永,格调高雅。 


30.传炉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孙跃强 原矿黄金段


传炉壶,式度端庄,风格雅致,隐隐然有古风韵,堪称佳品。有鉴于此传统壶型由来已久,然欠缺考据,众壶友多不知此壶,今东拼西凑,略言一二,聊做无米之炊。  


老子曰“大象无形,大巧不工”。制壶赏壶,到了极致就是看其气度,观其神韵。至于细节的处理到显得不过尔尔。传炉壶的特点正是如此!


31.僧帽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周桂珍 原矿绿泥


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壶式之一,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为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


最早为元景德镇青白瓷器。它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元代,最早出现时的载体为瓷器。明以后随着大量瓷器工匠转移到紫砂器方面的制作后也将此器形移植了过来。它的用途初期专为佛教僧侣饮茶,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壶。


32.菱形四方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贺杨 原矿底槽青


方壶的美不止在点线面。一度空间指的是两点相连成的一直线,二度空间是平面所呈现种种面相,三度空间是立体的概念,四度空间是加上本来就连转不息的时间。


在方壶领域里有句话:“方非一式,方中寓圆”,意思是外形的方正中不要让格局硬受限在线条上,方中不失圆融,圆融中仍保端正。 


一把好的方形壶表现在线条上要又挺又直,不可偏扭与含糊。以直线与平面为展现精神的主轴,充分展现一股坚毅挺拔的气能。


33.四方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杨瑶芬 原矿清水泥


紫砂方器造型变化众多,古有“方非一式”之说,主要有长方、四方、六方、八方、随方、寓方等几种基本形状。


在基本形态的造型处理中,又可以根据高中低,大中小,粗中细演变成几十种不同的方器形态。亦有人在处理时与圆器、筋囊器配合,做到上圆下方,上方下圆,口方盖圆,口圆盖方。也可以做到身圆嘴方,身方嘴圆,或是身圆把方,把圆身方等等。


总之,方器造型的变化可以随着作者对形器的设计创意要求进行或圆或方的处理。


34.亚明四方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耿浩 原矿底槽青


“亚明四方壶”整体造型比例协调;线面挺括有力;轮廓分明,全器气势挺拔;英姿飒爽,成就紫砂方器之美!


桥钮、方形壶把、方形壶身,整款壶棱面挺括,线条刚硬,犹如将军风范。壶钮为标准的拱桥,钮孔为半月状,做工一丝不苟,极为精细。


壶盖略微鼓起,由壶盖至壶身,四条棱线清晰分明,干脆利索,寓意善恶分明,将方器特色表达得淋漓尽致。


35.雪华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杨小泉 原矿朱泥


雪华壶是顾景舟于20世纪70年代创新之作,壶名取瑞雪兆丰年之意。造型以直线作为主,从壶底,壶身直到摘手,用了大小比例合度的六方形块面分层组合,来突出六方形的横直线条的魅力。


壶体上密下疏,以疏托密,盖面及口颈部分主要以挺拔而棱角分明的线条构成,以线的粗细,面的宽窄反映雪华壶线条艺术,此壶制作规整,壶把端执舒适,壶嘴出水流畅,使用欣赏俱佳。


36.龙头一捆竹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许双军 乌金砂


清朝制壶名家邵大亨,所做的龙头一捆竹,是根据一个非常动人的传说而设计出来的,它讲的是龙王到东海来巡视,路过一个地方,见到当地的人民非常贫困,但都又非常善良,就叫它的儿子送一样既能吃又能用的东西给当地人民,以帮助人民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


龙王的儿子遵照其父亲旨意将生长在大海中的一种叫“竹”的植物捆上一捆,绑在自己的龙头上送到当地群众的手里。龙头一捆竹壶正是诠释了龙与竹的关系。


37.合菱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华建中 青灰段泥


筋纹器主要是仿照植物瓜果、花瓣的筋囊和纹理,经提炼加工组成。如瓜棱、竹条、菊花、玉兰和水仙等。规则的纹理组成,一般在壶体上作若干等分直线,构成如瓜样的筋纹,故名。造型齐整、秀美、明快,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  


整个壶身是由花瓣上下镶接而成,分布均匀。流和把采用素面造型,嘴头尖尖且修长,很是锋利,飞把同样气势挺峭,钢骨尽现。


38.菊蕾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卢永强 紫茄泥


紫砂“筋纹器”形态多姿优雅。讲求淳朴逸秀的风格。故精雅之壶须精细之坭,红坭圆条比紫坭圆条优胜一筹,墨绿风卷葵成色清纯细腻,易体现造壶风格,壶之总体,配置最美坭色,方现五彩斑斓之光泽,但是又考虑制作与烧成,应注意坭料颗粒度,稍加适量的砂土,亦可形成胎质独特的肌理效果,达到“妙不可思”的微妙艺术境界。  


紫砂“筋纹器”,由坭片镶接、压筋纹、依据样板校准、拼接而成。这是独特的成型手法,使作者艺术才华得以充分发挥,从而使壶艺个性鲜明,工巧是制作“筋纹器”之前提。有“良工虽巧,要先器具修而制度精”之名言。制成各种工具,如压筋纹的线梗、理筋纹的内外铁皮刀、清线之明针等等,工艺制作切忌马虎,定须精到,方可出精品。紫砂制作工具,包含诸多的审美理念,是技与艺相结合的产物。  


39.菱花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冯炼 原矿朱泥


紫砂“筋纹器”的形成,是吸收诸多艺术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壮大的。 


菱花壶通体作菱花式,盖身浑然一体,分瓣组成,上下对称。棱线凹凸分明,有棱有廓,权衡比例,秀丽可爱。


40.筋纹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吴六君 民国绿泥


紫砂筋纹器型制残片最早见于宜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器皿,历经宋、元及明代早期无数陶工的开掘,并逐渐演变,在明代中期以无名氏陶匠为先导,以时大彬、李仲芳、陈仲美、徐友泉等为杰出代表的特有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壶造型从茎形盖钮如花蒂状,逐渐延伸至壶肩壶身上部,气势饱满,浑圆如玉。花蒂下逐渐展开花瓣至壶腹处膨胀至极,给人以心灵的震动。壶足亦呈展开状,壶嘴壶把如花茎延伸,自然和谐,成完整玉兰花状。历来为后代艺人仿造,成为楷模。


41.葵仿古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童健 降坡泥


葵仿古壶是紫砂壶的传统作品,是在圆仿古壶中用筋镶、块面转折的表现手法制作而成。葵仿古以六棱葵瓣为图案,加上嘴、把、盖也用筋纹起线,使整个壶的造型协调统一。筋纹凹凸有致,气势挺拔贯通。


42.龙带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卢宁刚 大红袍


“龙带”的来历是指壶身上的装饰线如黄帝的玉带。圆形鼓腹,腹上渐敛,平底,湾流且长,口朝天,把手体圆,起凸圆盖,扁圆钮,与壶体协调。整器造型简练大方,古朴雅致,这是早期的几何形圆器与筋纹器相结合的佳作。


43.竹段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许华芳 原矿紫泥


“竹”是品性高洁的植物,尤其是在宜兴这样一个竹的海洋,竹,更是人们眼里口中的爱物,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


44.鱼化龙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贺洪梅 青灰泥


为典型传统壶型,是鱼跃龙门之意。民国的唐树芷所制小鱼化龙壶钮为卷云状,壶身浅塑波浪,波浪中龙伸出首部,龙尾卷成壶把,把上鳞片刻划清晰。


清代邵大享鱼化龙为波浪堆塑得一层一层,立体感强,而波涛中龙露出头部而不见爪,钮为堆浪状,装在盖里的龙头短而粗 。  


45.南瓜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储彩琴 原矿底槽青


花塑器又称为“花货”,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造型的统称。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透过艺术手法,设计成器皿造型,如将松竹梅等形象制成各种树桩形造型。这种壶艺造型规则是“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造型不仅应具有适度性的艺术夸张,又应着意于风格潇洒”。


46.松鼠葡萄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高锡兰 原矿朱泥


大自然中的万物,是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紫砂花货也不例外。将自然界中的物体形态去粗取精,经过艺术加工提炼,方成为艺术品。


而松鼠葡萄作品也不例外,葡萄果实堆叠繁密,象征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成串的葡萄还有“多”的含义,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 ,喻“子”之意,葡萄松鼠合喻为“多子”“丰收”“富贵”。  


47.报春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许华芳 原矿朱泥


报春原意就是立春前一日以及立春当日,让人扮演成春官、春吏或春神的样子,于街市、里社道路上高声喧叫“春来哩”、“春到哩”,将春天来临的消息报告给邻里乡亲。


报春民俗的另一层用意在于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紫砂工艺师根据这一民间风俗,凭靠大胆的想象和高超的设计水平制做出了报春壶。


48.松竹梅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倪顺金 原矿底槽青


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故称岁寒三友。梅、竹、石是取梅寒丽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一向深受艺人以及壶友爱慕,尤其是文人墨客的追捧。


壶的流把以梅桩位造型,壶身以梅枝装饰,器型端庄精致,堪称雅致。壶色泽肃穆,泥质细腻适手,乃是纯正泥料所制,紫泥亲茶性极好,因此此壶用来冲泡乌龙、普洱系列都极合适,为生手最爱。


49.佛手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裴伟蓉 原矿紫泥


佛手壶最早创于1300年前,而紫砂佛手壶的来源要从龙门石窟说起,在龙门石窟博物馆陈列着一佛手雕塑,佛手雕塑纤如兰花,作者见此十分养眼的雕塑心中灵感一现,想到了西游记中的如来佛。


正是这只佛手神通广大协助唐僧西天取经,为还原西游记中佛手的原型,作者制作出经典器型佛手壶,而紫砂壶的神韵便如同这佛手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舒展自然。


50.荸荠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 高建芳 原矿清水泥


初冬季节,是荸荠收获的时候,黑褐色的荸荠,是孩子们喜食难忘的果实,它附着泥土,憨憨的外形,是那么朴素,甚至有些丑陋。然而,一旦用清水洗净,削去外皮,袒露出的竟是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的果肉。


那蕴涵童趣的荸荠壶,以凝重的泥料塑出壶身,给人以成熟健康的视觉。在造型上,以艺术夸张的手法,将荸荠的细微之处,以逼真的精雕彰显出来。尤其是那荸荠芽状的壶钮,无疑是此壶的点睛之处,让人望了会有种想去提一提的冲动。


51.风卷葵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许定华 原矿紫泥


风卷葵因为其造型简洁明快,曲线顺畅自然,规范的图案以及生动活泼的形态成为花货的传统经典器型之一,展示了花货自然、生动细腻、生机勃勃的风貌英姿,象征了生命的顽强以及长盛不衰。  


52.印包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查看 张宏桃 本山绿泥


印包壶之制始于时大彬,据载徐友泉、陈鸣远亦擅此式。传世印包壶近代为多,形制或正方或长方。大凡明末清初考,造型丰满,折纹自然。


细看印包方壶,虽用陶土制作,却有布包扎的质感,褶裥规整匀净,卷曲自然,巧以布结作截盖,增添了几分飘动灵巧的美感,也充分体现了紫砂的材质,便于制作多种造型的茗壶,达到题材所需的表现力。


53.东坡提梁壶


百年兴盛不衰的53款紫砂


▲ 吴云根 东坡提梁壶


传说苏东坡喜欢喝茶,当时的紫砂茶壶很小,喝了一壶又一壶,很费事。苏东坡就想做一把大茶壶,因此买来了紫砂天青泥,拍拍捏捏做了几个月也没做成一把像样的茶壶。


这53款紫砂壶型,长盛不衰,成为了众多茶人壶友都钟爱的经典器型!


上一篇:抟砂四佑|花器、方器、光素器、筋纹器,强强联手 流光溢彩

下一篇:「高牛盖」泥料:原矿紫泥.380cc作者:朱新南

猜你喜欢

「水平龙尊」刘彩萍(国工艺美术师)宜兴原矿紫砂茶壶

「水平龙尊」刘彩萍(国工艺美术师)宜兴原矿紫砂茶壶

2022-07-26 684
研高/大师庄玉林力作重器「六方醒狮」

研高/大师庄玉林力作重器「六方醒狮」

2022-07-30 265
平盖石瓢「兴酣落笔·笑傲凌洲」

平盖石瓢「兴酣落笔·笑傲凌洲」

2022-08-01 788
「五牛石瓢套组」◆原矿底槽清◆壶380cc 杯100cc◆许时娟

「五牛石瓢套组」◆原矿底槽清◆壶380cc 杯100cc◆许时娟

2022-07-31 328
紫砂光器古朴雅致的独特艺术风格,深受壶友喜爱

紫砂光器古朴雅致的独特艺术风格,深受壶友喜爱

2022-08-02 770
极品紫砂砚,701万

极品紫砂砚,701万

2022-07-28 443
90后新生代紫砂女团:兰质蕙心,有颜有才,大奖拿到手软…

90后新生代紫砂女团:兰质蕙心,有颜有才,大奖拿到手软…

2022-08-02 957
紫砂壶到底适不适合泡绿茶,听听老茶人的经验

紫砂壶到底适不适合泡绿茶,听听老茶人的经验

2022-07-28 340
紫砂器型一一掇球壶

紫砂器型一一掇球壶

2022-12-29 196
来看看紫砂最大类!紫泥系的泥料解析!

来看看紫砂最大类!紫泥系的泥料解析!

2022-07-29 902

普洱茶正品商城

买普洱茶·上茶窝网!

正品保障 品类齐全 优惠多多

马上去选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