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有艺术天分的人都带着使命而来,他们大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陈国宏,便是这样一位全能型的紫砂艺人。
自小在浓郁紫砂艺术氛围的熏陶下,便注定了他在成年后投身紫砂事业。
1985年,18岁的陈国宏进入紫砂三厂从事紫砂设计制作,师从顾道荣,是朱可心、顾景舟的再传弟子。
最怕有天赋的人还更勤奋。初入紫砂一行,陈国宏全情投入到几乎忘了身在何方,“那时候满脑子就是做壶,不分白昼地做,我父亲甚至担心我会做呆”,陈国宏回忆说。
也正是因为他的勤奋努力,本就过人的艺术天赋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紫砂技艺更是快速进步,得到了更多紫砂界人士的关注和认可。
甚至一度出现了“一壶难求”的地步,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反馈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魅力。
但陈国宏并未就此止步,他为了技艺的进一步提升,又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专修陶瓷造型设计,为他后期在紫砂形体和装饰上的改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按照风格将陈国宏的创作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那么“前陈国宏时期”的作品大多以花货为主,往往能妙造自然,将抽象与自然写实相结合,拥有形象、神韵与气质上的美感而令人触之则爱不释手。
他常常以“梅、兰、柏、松、桃”为题材,在设计提炼之后,将之运用到紫砂壶中。这个时期,他创作了不少的花货,梅花疏影横斜、柏枝苍翠劲拔、竹枝节节潇洒有力、青松傲然不惧寒霜、桃肥叶秀意趣盎然……
我曾在网上看过陈老师的一把《金钱松》,松段为壶身,树皮斑驳苍劲,针叶虚实结合,形意俱佳,上有松鼠贴塑,让作品由静生动。更难得的是采用的泥料和配色,大胆而有趣,乍看似一件雕塑,观赏性极高,上手又发现极为实用,可以说是花货中的精品。
到了“后陈国宏时期”,他的作品多以光素器为主。
“光素器讲究整体结构的慎密性和线条的流畅,看似简练,实则返璞归真的用最简单的形式表达紫砂器特有的美感和气度”。
比如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大宫灯壶》,壶身采用了宫灯造型,端庄典雅。泥色红润,富贵大气,充满皇家宫廷气派。豪迈大度,精、气、神、韵溢于壶表又蕴含其中。
三十多年的紫砂创作之路,他始终遵循“继承传统,而不囿于传统”为原则,形成自己的独特作品风格。
而他的紫砂作品也屡获国内外大奖,并被国家博物馆、中南海紫光阁、南京博物馆等官方机构收藏。
《竹鼓壶》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收藏;
《金梅·金竹对壶》被中南海紫光阁收藏;
《紫砂柿蒂曲提壶》被南京博物馆收藏;
《兽面纹饰双耳簋》获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金奖。
除此之外,他的陈设器作品被誉为“博古而论今之作”,因此业界称之为“紫砂全能的代表人物”,风评极佳。
在闲暇之余,陈国宏最大的爱好是运动,“我们做紫砂的人,眼睛、脊椎、颈椎都不太好,多运动可以缓解身体机能的衰退,身体好了才能做更多的壶”。
就像他创立的紫砂工作室取名“紫瓯精舍”,来自宋代米芾的《满庭芳·咏茶》,“香生玉乳,雪溅紫瓯圆”。
“择一业,爱一生”,陈国宏在喧嚣繁华的时代,依旧坚守本心,博学广闻,运用自己在紫砂方面的才情,坚持谱写动人的紫砂乐章。
陈国宏档案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江苏省陶瓷协会会员
正高级乡村振兴师
中国民协会员
中国中青年陶艺家
中高级职称评委
江苏省陶瓷艺术鉴定委员专家
宜兴市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