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界上大概再没有哪种食品或饮品,像茶这般“爱美”:茶叶本身不仅要口感美,气味美,还要讲究形色美,藏茶的器皿要美,泡茶的茶具更要美。可以说,茶器之美,可以说是现代生活美学的代表。那么,你对茶器的了解有多少呢?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茶器所扮演的角色不同,茶被食用、药用时没有专用的茶器,直到茶叶被饮用,成为生活中所需的饮品时,专用的茶器才开始独立出来。随着喝茶方式的不断演变,茶器的种类也在不断的增加和完善。
唐 · 碗
同样是“盏造型”的茶碗,为何唐代的口就比宋时的敞与浅?因为唐盛行的是煮茶,将团茶碾成末后直接放在茶锅里煮,煮后直接舀进茶碗中即可,而宋时流行的点茶是直接在杯盏中进行,故盏口唐的浅宋的深。
薰衣草茶碗[编号 : 66148]
宋 · 盏
宋时茶器如此之多,为何兔豪盏如此出名,成为那个年代的时尚标志?时尚与流行密不可分,可以说兔毫盏的出现是当时流行的斗茶应运而出的产物。宋时斗茶,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斗茶”的胜负。
一:汤色,要求色泽鲜白,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蔡襄《茶录》);
二: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汤花泛起后,一看盏的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有无水的痕迹,依据水痕出现的早者为负,晚者为胜。
油滴束口大盏[编号 : 67192]
明 · 壶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九月,明太祖朱元璋下诏废团改散,碾末而饮的唐煮宋点饮法,变成了以沸水从冲泡叶茶的瀹饮法(当时依旧存在煮、点的饮法,只是不再是主流方式)。
散茶的为主流的饮用方式,对明代在饮茶器具上的突出创新就是茶壶的使用,特别是对紫砂壶的评价极高。
【55879】
清 · 盖碗
清朝盖碗的流行,与爱茶的乾隆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书画中就可窥见史实。爱茶的清帝经常将历史名茶画中的主角换成自己,投入其中。乾隆最爱、代代相传的三清盖碗就是当时流行的鲜活例子。
珐琅彩戏蝶图盖碗[编号 : 63742]
茶器,凭什么成为收藏界的“新宠”?
首先是茶器所富有的审美价值
我们从茶器的鉴赏中获取审美趣味,可从茶器的手工评点开始。一般来说,茶器形态上点、线、面的过渡转折是否自然顺畅,是突显其整体气质的关键。
观“形”之外,茶器表面的雕工、书画,可大大提升茶器的审美程度。精致的雕刻纹路及书画描绘,是熟练的手工艺人赋予茶器本身最基本的观赏要素。如若茶器的制作出自名家之手,蕴含艺术家的个人创作理念及精神,则可使茶器富有文化意味。
其次,茶器收藏在生活中又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通过对茶器的把玩、喂养及饮茶过程中的五官享受,可舒缓生活压力,以达到明目养神的作用。早在文人介入饮茶方式时,茶器即以小、精、雅的形态气质独立而出,成为文人手中的把玩件。《岕茶笺》就曾描述明人把玩茶壶的情景:“茶壶,窑器为上,又以小为贵,每一客壶一把,任其自斟自酌,才得其趣。
最后,茶器收藏作为居所室内设计的元素,为生活的空间布置增添古典意味
茶器在宋、明朝文人雅士的生活中扮演着至为重要的角色。“焚香、点茶、挂画、插花”之宋人四艺在明朝得以延续。明朝文人将品茗视为上等生活艺术。他们通过对茶具、人数、环境、氛围的规范来表达对茶事的虔诚及热忱,并在空间的构造上更倾向随心所欲之浪漫风格的塑造。也正因为如此,茶室的独立建筑才在日后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