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原矿的矿料是怎么开采的?历史上开采方式演变的过程如何,你们知道吗?我想很少有人提及这个问题,资深壶友们,你们感兴趣吗?让我给来大家讲一讲。
中国宜兴的陶矿蕴藏量丰富,材质独特,特别是黄龙山的紫砂矿土。那么有记载的历史从明代开始,明代陶土矿是怎么开采的呢?他们没有现代的开采技术,又会利用什么工具开采呢?明代制陶人靠人力在山体表层石缝中凭经验沿着矿脉暴露出来的部分寻找他们认为适合制陶的矿料。他们寻找到的大多数是夹脂泥,这些泥产量少,多为珍稀的五色共生矿。
明代较为先进的开采模式是“明代直井开采法”,井口垂直深度约深30米左右,井宽2米,在中间15米深度处开辟水平坑道,坑道高2米,宽1米左右,仅够一人运输通行。这样的开采方式在当时风险极高,塌方,毒气,矽尘,缺氧,威胁着每一个矿工的生命。
清代宕口开采已经了解和掌握了矿脉的走向,开始采用安全性高一些的“清代斜井开采法”。矿工们利用尖锄,钯锄,钢钎等简单工具探到紫砂原矿的矿脉,沿着矿脉斜井开采。井道一般宽1米,高1.6米,非常的狭小,结构安全性明显性优于“明代直井开采法”。不过昏暗的油盏头照明,潮湿,烟雾矽尘还是害的矿工们患上赤眼病和矽肺病。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5年开始黄龙山先后开挖了一号井,二号井,三号井,四号井,五号井。我想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应该是四号井,甚至于很多人会感觉四号井出产的紫砂原矿是最优秀的。其实因为四号井是开采规模最大,投资最大,开采时间最长,出产量最大,开采技术也是最先进的而已。
勘查技术提升,开采设备升级,现代四号井深度可以达到600米深度,60米分一层巷道,高2.4米,宽2.4米,年产量8万吨。巷道里提高安全性的措施比明清时期高很多,串石和木架制作的拱形支架,很像我们制作石拱桥的方法。
虽然科技一天天进步,但是采矿的风险和艰辛只有亲自参与的人才会体会。我珍惜且热爱紫砂,也希望壶友们和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