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出门三把壶,不用说自然是仿古、西施、石瓢。一方面这三把壶最为适合新手,另一方面则是这三把壶非常的经典。基本上喝茶之人,人手一把。石瓢,出水利索,十分豪爽,三足鼎立,可以说是为男人量身定做的壶。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苏东坡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铁器皿味道好,于是他就地取材,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流”(壶嘴),又有“梁”(壶提)的砂陶之“铫”用来煮茶,这“铫”也即后人所称的“东坡提梁”壶,这可谓最早的紫砂“石铫”壶。
东坡石铫图
清乾隆年间,陈曼生(1768—1822)偶然从乞丐手中买到的元代瓢器,以它为原形而创作的石瓢壶,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启传奇之旅,魅力恒久不衰。往后由历代文人参与设计,演变多种多样。
曼生石瓢
曼生石瓢壶,中正平和,弧线的变化与过渡柔缓,却又不失劲力,刚柔相济。既蕴含老庄的虚淡、沉静闲适,也融入儒家的坚毅与进取。 壶身铭刻“不肥而坚,是以永年”。
此后历代紫砂名工名家皆做过石瓢器形,多有改动演变。
子冶石瓢
子冶石瓢乃是以瞿子冶(1780–1849)为名。瞿子冶,名应绍,号月壶,晚年自号瞿甫,又署老冶。道、咸间贡生,上海名士。最善画竹,浓淡疏密,错落有风致。兰柳亦工。又擅篆刻,每好刻竹于宜兴茗壶上,规摹曼生,古朴精雅,允足传世。收藏古器甚富,亦善鉴别金石文字。”姜先生画了一幅子冶速写:擅画擅刻,富藏善鉴,喜刻竹茗壶,仿曼生器型,精雅足以传世。
子冶石瓢 / 朴知作品
壶型表现出三边形的流转变动和灵巧高明组合,身筒延伸为一个大的三边形,把为三边形,盖延伸为三边形,三椭圆足也构成三边形,流、把与身筒也构成了的三边形。这些个三边形立体而有机的组拼凑。骨格清奇,美丽不俗气俊秀爽朗,每根线条锋利如刀,清爽有力量。
骨感之美,子冶石瓢——瞿子冶
心舟石瓢
心舟石瓢便是何心舟在玉成窑创制的石瓢器型。何心舟,字石林,别号「石林何氏」,清道光至光绪年间制壶大家,工书法篆刻,善制紫砂壶器,造工精炼、简巧。心舟与海上诸画家如任伯年、胡公寿、梅调鼎等多有合作往来,曾与王东石于浙江宁波筑窑炼制砂壶,世称“玉成窑”,作品文化气息极浓,且数量珍罕,从古至今被誉为珍品,底款常署“曼陀华馆”“石林何氏”。
心舟石瓢
何心舟也对石瓢进行设计改动,与先前的曼生石瓢和子冶石瓢不同,造型无锐利之处,却丝毫不显臃肿,弧线流畅自然,整器沉稳大方。壶钮不再是完全的三角形桥钮,钮中部稍显平直,我们称其为心舟石瓢,也成为后世流传极广的一石瓢形制。此瓢造型干练洒脱,无锐利之处,丝毫不显臃肿,可用“逸、雅、精”来形容。
被忽略的玉成窑文人紫砂绝唱,心舟石瓢——何心舟
景舟石瓢
顾景舟设计的景舟石瓢,款式来源最早由清末制壶名家陈光明创制的满瓢,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呈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
景舟石瓢 / 朴知作品
景舟石瓢壶身饱满丰润,极具张力,壶把、壶身及盖钮呈钝三角形,壶嘴加粗,上小下大,重心下垂。壶式饱满厚重,盖钮则轻巧拱起如桥状。直流延壶腹弧度斜向上伸,把则顺壶肩平伸向下弓起,形状非圆非方,壶底三足圆如棋子。
风靡百年,长盛不衰,景舟石瓢——顾景舟
汉棠石瓢
汉棠石瓢顾名思义乃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所制作的一款石瓢壶。徐门紫砂后人都有仿作此款,现已成为徐门紫砂代表作。
汉棠石瓢
汉棠石瓢继承了顾景舟大师石瓢壶刚劲、挺直的等腰三角形骨架,且更加强调每个点上都有力度,犹如弯曲的钢丝或弯弓之状。线型上则采用直线与弧线的连接方法。壶身口沿下延基本为直线,再往下则与壶体弧线相连。壶嘴前段接近直线,后段则是一段反弧线相连。这样的处理使得壶嘴更有力度感。前段虽为直线,由于错觉效果看上去会有一点外扩,正好与传统石瓢壶嘴外翻成喇叭形之意吻合,只是幅度有所减小。
型体老味、飘逸,做工简约,端庄大方,为石瓢中的经典器型。格调高雅,整个壶内外氤氲着一种刚健挺拔的风骨,散发出一种正直文人所特有的不同流俗、遗世独立的处事立场。充分体现了“智欲其刚,行欲其方,刚柔兼施,允克用藏”紫砂壶的精髓。蕴精、气、神、韵于一身,气势不凡,尽现大家风度,可称之为大家。
自然轻盈韵灵动,三足鼎立出汉棠,汉棠石瓢——徐汉棠
石瓢的其他形
东 瓢
憨 瓢
纳 瓢 / 朴知作品
四方抽角石瓢 / 朴知作品
六方石瓢 / 朴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