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绿泥,特指出产于黄龙山的、矿料开采出来呈现绿色的单一紫砂矿源。
本山绿泥,古名“梨皮泥”,又被成为黄龙山之“龙筋”。
矿料少开采难,矿土呈淡绿色层片状,烧成陶后现梨皮冻色(米黄色)。产于黄龙山岩层与紫泥共生矿层中,仅数厘米厚,位紫泥上层与岩板间,俗称“龙筋”。
不碰朱勿碰绿
本山绿泥含石英偏多,吸附水份相对偏多,在挥发过程中造成坯体的收缩大,也就是说泥料“爆”,烧制中容易开裂。
所以本山绿泥不易制作大件产品,仅作小件产品。业内有句话叫做不碰朱勿碰绿,意思就是说不会做朱泥壶的别碰本山绿泥。
本山绿泥矿料,呈致密块状结构,易酥开但不溶于水,含矿量较少,颗粒含量较大,对烧成温度要求较高,一般烧成1200~1230℃之间,有的甚至要达到1250℃左右。
由于本山绿泥的泥质特性变异之大,烧制时较难把握,制作成功率低,成形困难。一般做壶体表面的化妆土用。当然也有高手用其做小壶的原料,细腻高雅。
本山绿真正该有的样子
市面上本山绿几乎家家都有,但真实的情况是怎么的呢。
来看一组数据:1987年四号井所开采矿料,紫泥2671吨,绿泥9吨,绿泥仅占紫泥的不到千分之四。四号井紫泥如今尚且难得一见,更何况真正的本山绿。
真正的本山绿,米黄色调,细腻明润,质感软糯,抚之嫩滑,泡养速度快,包浆厚重,而市面上绝大部分号称本山绿的,不过是烧出来色调相似的外山段泥,无论质感和包浆都无法望其项背。古人云:温润如君子,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莫不如是。
本绿掇球⬆️本绿僧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