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泉
他,潜心修行的紫砂艺人,
每把壶都坚持使用朱泥,
每把壶都经全手工精心制作,
做壶他是认真的。
从普通环境里寻到生活的热情
图片丨杨小泉朱泥作品
刚开始他只是紫砂圈里的从艺者,每天的生活就是依照惯例早起做壶,晚间入睡。日子过得很快,但似乎缺了点儿热情。直到开始尝试用朱泥制壶,他变了,不知白天黑夜的,研究泥性、烧制泥片,忙碌于泥和窑之间。因成型难度较大,历来鲜有人偿试制作成壶的朱泥,他却像捡了块宝,爱不释手。
大胆尝试下收获的泥料财富
图片丨杨小泉制壶
他大胆偿试完全用朱泥制作一把壶,从打泥条到入窑,都亲力亲为,生怕因哪个环节疏忽而造成失败。预料之中,他失败了,于是接连数日他把自己关在房间,观察、琢磨,有时候做梦都在做壶。功夫不负有心人,细心的他竟然发现从制胚到胚白(自然阴干)这段时间,朱泥收缩了近10%,他高兴坏了。
几月后,厂里接到来自台湾的一批订单,货主要求全部采用朱泥制作,这可难住了大家。别无选择,只能按照交货时间如期赶制。艰巨的任务再次促使他开始了朱泥的探索,这次他一口气做了18把朱泥壶,同时烧制。然而,等到出窑,拿到壶时才发现,18把壶竟无一把完好。他失落了好久,难道除了制胚的收缩,还有其他收缩吗?他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又失败了。
当周围人都以为他要放弃的时候,他又坚持了下来,继续重复着尚未成功的朱泥研究,重复着心中的梦想。终于有一天,他在烧制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朱泥在烧制过程中,收缩比竟会再次达到20%左右。这无疑是他在朱泥研究生涯中的巨大收获,最后这批货如期交付,他也因此被大家称赞。
失败被打退,他成功了
图片丨名家题字
一晃五年过去了,他对朱泥的泥性越来越了解,他敢尝试不同温度下烧制新壶,他也敢做用巨大收缩比的朱泥做大品壶,他总结出朱泥壶在烧制时温度控制在1080℃最佳,这些无一不在证明他很努力,他在坚持。直至研究的第八年,他成功将朱泥作品搬到了众人面前时,惊呆了大家,竟都不敢相信这是用朱泥烧制的紫砂壶,天下居然有如此美的颜色。
做壶不易,生活不易,他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完成了朱泥研究和创作。过去八年,他就只做朱泥,现在算起来已二十年有余。如今他的技艺在紫砂圈堪称一绝,他的壶更是千金难求,花费近十年才让朱泥得以再现,他是当之无愧的朱泥开拓者。
他喜欢练习书法,他说练字如做壶,下笔的轻重缓急就如同做壶的拿捏有度,只有不断地磨炼才能写好字,做好壶。如今凡是结缘杨老师壶的壶友,都会收到一份他亲笔写的证书,字体刚劲有力,功底深厚,这件事他同样坚持了二十多年。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朱泥的今天,他成就了朱泥,成就了紫砂圈子里最难忘的美。